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欧李优系试管苗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组合、基本培养基类型、附加物和蔗糖浓度对试管苗生长状态和增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S+6-BA 0.5mg·L~(-1)+KT 0.5mg·L~(-1)+IBA 0.05mg·L~(-1)培养基上,附加水解乳蛋白(LH)300mg·L~(-1)、蔗糖35g·L~(-1)、琼脂5.8g·L~(-1),为欧李优系试管苗增殖的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2.
3.
AM真菌与施氮量对白术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白术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提高了白术根系菌根侵染率和植株的光合色素含量,进而使光合作用增强;AM真菌的接种效应因施肥量不同而变化,施氮量为0.3~0.45 g/kg土时效果最好;适氮量和AM真菌结合有交互正效应,有利于白术生长。  相似文献   
4.
外源抗冷物质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昼夜温度(6±0.2)℃条件下,研究了经抗冷剂(冷冻宝)处理的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2.0×10-3 g•mL-1抗冷剂可缓解低温胁迫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保持相对较高的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削弱丙二醛(MDA)积累,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抗冷剂使黄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提高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5.
黄芪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黄芪属植物资源丰富,多数植物为名贵中药材。黄芪中含有多糖、皂甙、黄酮等多种成分,具有调动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加强心脏收缩力,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延缓衰老等功效。本文从黄芪生物学特性、植物资源、染色体核型、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综合论述黄芪研究和开发利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3年定位试验探讨绿肥根茬还田和化肥用量对土壤团聚性及碳氮分布特征的影响。试验依据绿肥根茬还田和化肥用量共设置5个处理:100%化肥即常规施肥(100%CF);绿肥根茬还田(GM);100%化肥+绿肥根茬还田(100%CF+GM);90%化肥+绿肥根茬还田(90%CF+GM);80%化肥+绿肥根茬还田(80%CF+GM)。土壤团聚体采用湿筛法分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用碳氮仪测定。结果表明:(1)0.25~2 mm团聚体在土壤中占绝对优势,但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100%CF相比,绿肥根茬还田4个处理GM、100%CF+GM、90%CF+GM和80%CF+GM使0.05~0.25和<0.05 mm团聚体向>2 mm大团聚体转变,并显著提高团聚体稳定性,但4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团聚体粒径增大而提高。>0.25 mm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最高(有机碳和全氮贡献率分别为60.1%~82.9%和66.6%~83.0%),绿肥根茬还田使这一趋势增强,即随着微团聚体向大团聚体转变,有机碳和全氮也被大团聚体固持;(3)相关分析表明,团聚体稳定性与>2 mm大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及其有机碳贡献率均极显著相关,团聚体质量百分比与该粒级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极显著正相关。综上,绿肥根茬还田有利于土壤结构稳定和碳氮积累,短期内还能减施化肥,是豫南地区冬闲田综合利用和发展畜牧业的推荐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白术生物产量和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提高了白术根系菌根侵染率和植株的生物产量、全氮含量,改善了植株的氮肥利用率;AM真菌的接种效应因接种量和施肥量不同而变化,土壤中施氮量为0.3~0.45 g/kg时效果最好;适宜的施氮量和接种AM真菌有交互正效应,有利于白术生长。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邯郸武安煤矿区植物进行了菌根共生效应的研究,分析了20个科41种主要植物根系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 Fungi,AMF)的共生状况,筛选出该地区建群的优势植物,并探讨了不同科、植被间侵染率、侵染强度、孢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8个科35种植物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在不同科中,萝藦科、豆科、马鞭草科植物的侵染率较高;从植物种类上看,侵染率最高的是杠柳,其次是紫穗槐和牡荆,分别高达92.33%、85.30%和70.78%,不同植被类型中,乔木、灌木、草本类植被的菌根侵染率差异显著,从侵染强度上分析,不同植物间存在差异,但不显著;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关系因植物不同而异,二者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暖棚加1层或2层薄膜,调节冬小麦越冬期间温度,探讨升温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设温度为CK、CK+2℃、CK+4℃,分别处理冬小麦30、60、90、120d。结果表明,冬小麦的生育性状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变化,表现为分蘖数增多,与CK相比,CK+2℃和CK+4℃处理30d,分蘖数分别增加2.3%和17.4%;处理60d,分别增加25.1%和46.5%;处理90d,分别增加19.7%和32.1%;分蘖的两极分化过程提早,与CK相比,CK+2℃和CK+4℃处理的抽穗期分别提早6d和10.3d;成熟期分别提早9.3d和15.3d;穗分化过程加速,株高增加,抽穗期和成熟期提早。以升高2℃、持续时间60d的冬小麦生长发育最好,产量最高,比CK高18.2%;持续时间为120d的冬小麦表现最差,株高不整齐,产量最低,比CK低46.1%。  相似文献   
10.
以非灭菌土为生长基质,采用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白术叶片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提高了白术根系菌根侵染率,植株SOD、CAT和POD保护酶系统的活性随AM真菌的接种效应和施肥量不同而变化.适氮量和AM真菌结合对白术有交互正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