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探究六出花瓶插过程中乙烯代谢特征及其调控效应,为六出花切花保鲜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以花苞期的六出花切花为供试材料,在基础瓶插液( 1 %蔗糖 + 200 mg·L-1 8-羟基喹啉)中分别加入20 mg·L-1乙烯利(ETH)、4 mg·L-1纳米银(NS)、75 mg·L-1水杨酸(SA)和10 mg·L-1精胺(SP)配制瓶插液处理六出花切花,分析瓶插过程中切花形态、生理和基因表达3个层面的指标变化。结果表明:(1)含有乙烯利的瓶插液处理显著缩短了六出花切花瓶插寿命,含有纳米银、水杨酸、精胺的瓶插液处理均能延长六出花切花瓶插寿命,其中以含有4 mg·L-1纳米银的瓶插液处理效果最佳,延长了瓶插期 2 d。(2)含有乙烯利的瓶插液处理显著加速了花枝鲜样质量和花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增加了花瓣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了花瓣乙烯代谢水平。含有纳米银、水杨酸、精胺的瓶插液处理六出花切花均不同程度地延缓了花枝鲜样质量和花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低,抑制了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升高,降低了乙烯代谢水平。(3)含有乙烯利的瓶插液处理增加了开花各时期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关键基因(AlACO、AlACS、AlCTR1、AlERS1AlEIN3)的表达量;纳米银、水杨酸和精胺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乙烯合成及信号转导关键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显示六出花为乙烯末期上升型花卉,外源施加乙烯抑制剂可以延缓六出花切花衰老,提高瓶插品质,其中以4 mg·L-1的纳米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四川温江公园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及其生长的微生境特征,并对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进行定量研究,以期比较该地区苔藓植物生长环境的差异,为城市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和微生境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样方调查法,对样方内苔藓植物的多样性、7种微生境的环境特征、基质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共13科18属19种。土生种类最多,石生种类次之,树生种类最少;优势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羽藓科(Thuidaceae),优势种为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密枝细羽藓(Crytohypnum tamariscellum)、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7种微生境下苔藓植物的盖度依岩石、疏林草坪、溪边湿地、林地、灌木草坪、草坪和树附生次序降低,物种的丰富度为:岩石溪边湿地=树附生林地疏林草坪=灌木草坪草坪;疏林草坪、溪边湿地、林地、灌木草坪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草坪微量元素Fe、Mn、Cu和Zn含量高,岩石交换性Ca、Mg含量高,树附生基质理化性质较稳定。【结论】四川温江公园苔藓种类丰富,土生、石生藓种类突出。在苔藓生长的微生境中,除坡度、光照、凋落物厚度和人为干扰等影响因子外,基质的理化性质也是影响苔藓生长情况的决定因素。综上所述,岩石、溪边湿地、林地、疏林草坪利于苔藓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