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花椰菜为试材,用不同浓度Cu~(2+)(12.5、25.0、50.0、100.0mg·L-1)处理花椰菜种子,研究Cu~(2+)胁迫对花椰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u~(2+)浓度增加,花椰菜植物种子的萌发受到抑制;对根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上升,丙二醛(MDA)及脯氨酸(Pro)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cv.Barlexas)种子为试材,分别在12.5、25.0、50.0、100.0mg·L~(-1)的ZnSO_4溶液中进行培养,分析了不同浓度Zn~(2+)胁迫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幼苗和植株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处理条件下,高羊茅种子的萌发率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趋势并不明显。随着Zn~(2+)胁迫浓度的增加,高羊茅幼苗根长呈下降趋势,且高浓度条件下根毛基本消失。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随着Zn~(2+)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脯氨酸(Pro)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活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从健康花椒根系土壤中分离获得的花椒根腐病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T-1菌株为研究对象,探索在pH值1~11,盐离子浓度为1%~9%,6种不同温度条件和添加6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对贝莱斯芽孢杆菌T-1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花椒根腐病拮抗菌贝莱斯芽孢杆菌T-1生长的最佳条件为:pH值5,温度30℃,NaCl浓度...  相似文献   
4.
以4种常见的有毒植物荨麻(Urtica fissa E.Pritz.)、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inn.)、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 Wall.)及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为试材,采用抑菌圈法,研究了4种植物水提液对核桃黑斑病伴生病原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抗菌抑菌活性,以期为核桃黑斑病的综合生物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种常见的有毒植物水提液均对该菌株具有良好的抗性,表现出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马桑水提物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佳,抑制率为44%。  相似文献   
5.
以核桃黑斑病伴生病原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为供试菌,采用抑菌圈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了农药百菌清对核桃黑斑病伴生病原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农药百菌清对该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50.00mg·mL-1的农药百菌清处理96h后,抑菌圈的平均直径为1.80cm,其抑菌率达到93.9%,且具有时间与剂量效应。2种试验方法的抑菌趋势是一致的,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的结果变化趋势较抑菌圈法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结合形态学和真菌rDNA-ITS序列分析法分离鉴定出引起甘肃陇南花椒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不同光照、pH值、温度、培养基、碳源、氮源条件下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为后期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造成陇南花椒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光照条件对菌落的生长无明显差异,适宜菌落生长的pH值为5~7,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培养基为PDA,葡萄糖和乳糖为最佳碳源,硝酸钠为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7.
以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 L.)种子为试材,研究了在锌胁迫下,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Zn~(2+)(12.5、25.0、50.0、100.0mg·L-1)处理花椰菜种子后,对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影响较小;幼苗受不同浓度Zn~(2+)胁迫作用后,根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叶片内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Pro)含量呈上升趋势;根活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陇南核桃致病性成团泛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拟从核桃病叶中分离并鉴定其致病菌,以便更好地实施科学防治。以组织分离法分离核桃病叶中的成团泛菌,之后以形态学方法对该病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并通过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致病时间短,危害较大。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植株叶片组织使得寄主发病,而植株茎干的损伤对植株发病短期内无明显影响,通过根际土壤接种发现,该细菌并不能直接由根部进入植株体内。  相似文献   
9.
甘肃陇南核桃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形态学鉴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甘肃省陇南核桃产区主要病害核桃黑斑病迚行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核桃黑斑病病原菌为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该菌可以通过伤口侵染叶片,使叶片产生黑斑;模拟淋雨试验表明,雨水有助于病原菌的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10.
赵淑玲  王瀚  赵桂芳  卓平清 《种子》2016,(5):99-101
试验用不同浓度Pb2+(100,200,400,600 mg/L)处理豇豆种子,研究豇豆种子萌发、生根以及叶绿素、SOD、POD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pb2+浓度的增加,豇豆种子的萌发率不受影响,但主根生长、根毛发生、叶绿素含量受抑制,SOD、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