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伊春市将化学防除大豆田杂草的时间由春季改为秋季,并配套相应的秋施除草剂技术,避开了敏感作物五味子的生长发育期,除草效果也有所提高。既保障了大豆的增产,也避免了五味子遭受飘移药害的影响,挽回其受害损失40%以上。  相似文献   
2.
3.
不同处理方法对北高丛蓝莓扦插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扦插繁殖是近年来应用比较普遍的无性繁殖手段之一,可以有效的保留植物本身优良的遗传性状。分别对瑞卡、北陆两个北高丛蓝莓品种在小兴安岭林区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扦插基质对蓝莓扦插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起到重要作用,而使用不同激素配比及时间方案进行处理则会对蓝莓扦插生根质量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山东郓城农田防护林杨树器官含碳率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化验分析了山东郓城农田防护林8、10、13、16年4个龄级杨树干、枝、叶、根器官有机含碳率。结果表明:山东郓城黑杨派中林46杨树叶平均含碳率为55.13%,树枝平均含碳率为54.65%,树干平均含碳率为50.05%,根平均含碳率为45.40%,不同器官组分含碳率按平均值可排列为树叶树枝枝干树根;杨树叶、枝、干含碳率随高度层次不同而发生变化,依平均值依次为下层叶中层叶上层叶,中层枝上层枝下层枝,上层干中层干下层干,但变化不大,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随着深度的增加,树根的含碳率总体上呈现减小趋势,且各层之间差异也不显著,但粗根含碳率显著大于细根;各器官总体平均含碳率为51.37%,高于同类地区非农林复合系统中杨树器官平均含碳率。  相似文献   
5.
从园地规划、种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与适期摘花等方面入手,阐述伊春市啤酒花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紫丁香成熟种子为外植体,采用不同激素组合培养基进行组培诱导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中间切割方式的种子萌发率较高,最高可达59.72%;NAA与BA组合诱导丁香种子效果较好,NAA0.1 mg/L+BA1.0 mg/L的诱导率可达88.89%,MS+BA3.0 mg/L为顶芽和带芽茎段的最适增殖继代培养基;茎芽在试管内、外生根时间分别为20天和4-6周,生根率均为100%,紫丁香成熟种子组织培养试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刘运伟  李阳  张聪 《林业科技》2020,45(2):14-16
对塔河地区不同造林密度的钻天柳幼林进行生长差异试验的结果表明:2500株/hm2和4400株/hm2密度林分的成活率及当年保存率无显著差异,低密度林分的各项生长性状均好于高密度林分,高密度林分的根长、根直径和侧根数等性状表现更好,多数生长性状差异不显著,造林密度对钻天柳幼林生长状况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出能自然越冬的蓝莓新品种,针对国外蓝莓品种的生长适性、开花结果规律、花器特征、花粉特性进行研究,并与乡土笃斯越橘进行杂交授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笃斯越橘与蓝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正交、反交均能授粉;美登×笃斯越橘效果较好,实际平均授粉率为60.7%;人工控制授粉获得的种子发芽率为28%,自由授粉获得的种子发芽率达到64.3%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小兴安岭高寒林区所采集的刺五加插穗为试验材料,分别开展了3种外源激素和4种扦插基质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工作,对不同外源激素处理浓度、处理时间及不同基质配比对扦插生根的影响作用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在100 mg/L处理条件下,浸泡30 s最佳,以各激素综合数据为指标,生根表现为ABT1>IBA>NAA。(2)不同扦插基质在相同水分、温度管理条件下,对刺五加生根影响差异显著,而基质透气性是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
对杜鹃组培微枝试管外生根影响因素研究的结果表明,基质类型、基质处理方法、基质含水率、生长调节剂均对生根率有很大影响。在杜鹃无菌茎芽增壮培养基中添加0.8μmol/L的2-ip培养7~8周,用300 mg/L的GGR速蘸茎芽基部,扦插在均匀拌入菌虫双杀0.84 g/L的纯草炭土中(pH值5.8,含水率75%),在室内组培驯化室进行试管外生根可得到较好的生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