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氨催化—热固化法合成甲醛交联板栗壳色素树脂,通过振荡平衡批处理法研究了初始pH对水中Pb(Ⅱ)吸附的影响,利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粒内扩散模型拟合了吸附动力学数据,并采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线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甲醛交联板栗壳色素树脂吸附水中Pb(Ⅱ)的适宜pH为5—6;动力学模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导,粒内扩散并非唯一的限速步骤;等温吸附数据同时符合上述2个模型,饱和吸附量为68??49 mg/g;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受熵驱动.  相似文献   
2.
潜江市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湖北省产粮大县,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分析了当前粮食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粮食产量及提高粮食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模糊概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的流域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评价模型——模糊概率模型。在此评价模型中,提出了模糊权重的概念,可充分考虑权重的模糊性,避免了权重取值带来的不确定性。应用该模型对黄河流域9个行政分区的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与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与可靠性,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水资源综合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三师四十三团七连职工秦德海是一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承包果园让他起步,发展养殖业让他致富,承包棉田则让他在小康路上锦上添花。他把果园、庭院、大田三部曲唱得字正腔圆,韵味十足。敢为人先买果园1999年,秦德海所在的团场实行果树产权买断、秦德海第一个站出来,靠东拼西凑借来的钱租赁承包了1公顷多(16亩)梨园。这可是自己的园子呀,秦德海心中充满了希望。不懂修剪,他就向技术人员请教;不懂治虫,他就买回书本自学,用了两年时间,他还清了借款。前几年,砀山梨销路不好,秦德海就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引进优质香梨品种,如今,他的香梨已进…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江汉平原棉区一些地方在棉花生产上常出现早衰,造成植棉产量、品质和效益不高的现象,指出了早衰的表现症状、原因及严重性,提出了预防措施、解决办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港澳居民所需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资主要靠内地供应,中央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港澳市场农副产品稳定供应和品质安全,在食品安全保障、监管力度上更加严格。全国各地的供港蔬菜基地依据季节特性排期,严格按照供港蔬菜标准进行生产,所产蔬菜的品质优、口感佳,备受市场热捧。  相似文献   
7.
在江汉平原棉区的潮土类型中等肥力田块上,以鄂杂棉10号和15%持力硼为材料进行施用硼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钾纯养分量分别为330、75、135 kg/hm2的情况下,施用硼肥增产效果明显,处理C、B、D比处理A分别增产14.05%、8.47%和7.39%;硼肥单因子拟合,施硼量与子棉产量关系一元二次方程y=246.85+700.22X-3750X2;硼养分量处于0.5-1mg/kg,目标子棉产量为4192.8 kg/hm2,推荐有效硼施用量为1.365 kg/hm2。  相似文献   
8.
以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支撑,研究了秸秆不同还田量及钾肥、腐熟剂不同用量对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秸秆还田+腐熟剂对中稻分蘖初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中期促进分蘖,后期增加实粒数,提高产量;腐熟剂推荐使用量以30kg/hm2为宜。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分蘖初期对中稻生长影响不大,后期能促进分蘖,增穗、增粒、增产。连续几年实施秸秆还田后应调整氮钾施用量,推荐调整氮肥的基追比例,将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由2:1:1调整为2.5:1:O.5。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实行全量秸秆还田能提高中稻的产量,单产达8100kg/hm2,较氮磷钾肥配施增产310kg/hm2.增幅3.98%: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全量秸秆还田+腐熟剂30kg/hm2也能显著增加中稻产量,单产可达8225kg/hm2,较氮磷钾肥配施增产435kg/hm2。增幅5.58%。  相似文献   
9.
潜江市低湿平地水稻基施硅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硅肥施用量能拟合出一元二次方程,产量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开始下降。当土壤有效硅含量为80~150 mg/kg、水稻目标产量为8 850~9 600 kg/hm2时,推荐硅肥施用量15~18 kg/hm2。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分蘖数也相应增加,分蘖前期影响水平不显著,硅肥对水稻分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水稻移栽20 d后7 d内。  相似文献   
10.
以板栗壳色素为前驱体,甲醛为交联剂,苯酚为活性剂,采用碱催化法制备得到了树脂.测定了树脂的零电荷点,并通过静态吸附法探究了不同苯酚用量、初始pH值、接触时间、初始浓度对Zn(Ⅱ)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壳色素酚醛树脂吸附Zn(Ⅱ)的适宜条件为苯酚用量0.01 mol,pH值为7,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效果优于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