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者在观察以精制松树油+棕榈油、精制松树油、棕榈油等三种植物油替代二甲苯为溶剂的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对“上海青”(Brassica campestris L.)的药害情况的基础上,测定了“上海青”体内蛋白质、氨基酯和叶绿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以及对植株株高的影响,以探讨植物油替代二甲苯配制的甲维盐EC对”上海青”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精制松树油+棕榈油、精制松树油两种溶剂配制的甲维盐EC对“上海青”无明显药害;二甲苯、棕榈油两种溶剂配制的甲维盐EC高浓度处理会引发“上海青”药害。二甲苯溶剂配制的甲维盐EC造成“上海青”新叶畸形且不可恢复;棕榈油溶剂配制的甲维盐EC造成“上海青”叶片叶缘枯白、植株萎蔫,但在植株的后续生长中症状消失。植物油溶剂配制的甲维盐EC施用后,高浓度处理会引起“上海青”体内蛋白质含量的明显下降,三种浓度处理均会引起“上海青”体内的氨基酸含量上升,但对“上海青”的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植物油溶剂配制的甲维盐EC施用后对“上海青”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冀东地区小麦种植密度对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选用京冬8号和济麦22为供试材料,设计4个种植密度水平(基本苗数量分别为300万,450万,600万,750万株/hm2),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密度的增加小麦单株穗数、单株穗粒数、单株干物质积累和经济系数均呈降低趋势,导致小麦单株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呈下降趋势。京冬8号群体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基本苗数量750万株/hm2下产量最高。济麦22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产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基本苗数量600万株/hm2下产量最高。综上可见,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小麦单株生产力呈下降趋势,而群体产量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