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杨霞  成杰民  刘玉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03-10004,10009
在当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无机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和有机物对重金属的络合和螯合能力,提出利用天然的有机、无机材料制备有机-无机复合体,并有机-无机复合体原位钝化污染土壤重金属的可行性进行综合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添加改性纳米黑碳(MBC)对棕壤中有效态Cu、呼吸强度和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BC降低了棕壤p H和有效态Cu含量,且随着MBC施入量的增加,土壤有效态Cu含量逐渐降低;MBC的施入,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较弱的抑制作用,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是先增强后减弱,培养后期,呼吸强度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效态Cu含量之间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黑碳施入量之间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效态Cu含量与MBC施入量之间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MBC对棕壤中Cu有较好的钝化效果,增加了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呼吸作用,在Cu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棉子壳价格的不断上涨,平菇价格的连续下滑,菇农栽培平菇效益不高。笔者在小批量生料袋栽平菇试验的基础上,近几年每年投料50000kg以上,生物学效率稳定在180%-200%,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事近30年的平菇栽培生产管理,以及多年对菇农进行规模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指导,笔者积累了一些平菇非正常栽培管理的方法,使平菇生产达到降低成本、省工、省时、高产、高效的目的。现将平菇栽培中一些非常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结合实际事例作以简单阐述,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人工碳纳米材料(Engineered carbon nanomaterials,ECNMs)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ECNMs不可避免地释放进入环境,增加与生物接触的机会,其生物毒性效应及潜在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植物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目前已有研究表明ECNMs对植物有毒害作用,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鉴于此,在简要介绍ECNMs环境来源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ECNMs对植物生理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当前研究方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为ECNMs的生物安全性评估、植物保护、原材料的合理规划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基本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了土壤中Cu、Zn、Pb、Cd的污染程度。由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可以看出山东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级别褐土为B级,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中等;潮土为A级,潜在生态危害程度轻微;棕壤为B级,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中等。就单个元素来看,Cd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高,各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为Cd>Pb>Cu>Zn。由地累积指数法可以看出Pb的风险级别最大;其次是Cu元素;Cd、Zn的污染程度相比较而言较轻,风险级别低,各元素的污染程度和风险级别为Pb>Cu>Cd>Zn。  相似文献   
7.
我们周店村从1981年开始栽培平菇,20多年来的不断实践与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特别是近几年来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高.从2002年起全村每年投料都在4500t左右收入保持在500万元上下,其中投料100-200t的栽培大户16户,收入在10—20万元。现将平菇规模化高产高效栽培过程中的几个要点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未改性纳米黑碳、H_2O_2改性纳米黑碳和酸性KMnO_4改性纳米黑碳对水中土霉素(OTC)的吸附行为,并考察了环境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_2O_2改性提高了纳米黑碳的吸附性能,酸性KMnO_4改性降低了纳米黑碳的吸附性能,但促进和减弱的作用并不显著,3种纳米黑碳均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对土霉素的去除率达90%以上,甚至可以做到完全去除。三种纳米黑碳吸附土霉素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ΔG、ΔH和ΔS均为负值,表明纳米黑碳对土霉素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反应。三种纳米黑碳的最佳投加量为1 g·L~(-1),反应体系适宜在偏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进行,温度和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了太湖沉积物对Cu2+、Zn2+的平衡吸附量、吸附动力学,以及在沉积物上的竞争吸附行为,分析了竞争条件下Cu2+、Zn2+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特征。研究表明,Lmgmuir型吸附模式能很好地描述Cu2+、Zn2+在太湖沉积物上的吸附过程.其线性回归系数高达0.99,但拟合参数反映的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规律不适合沉积物;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表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可较好地描述二者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竞争吸附研究证明了沉积物对Cu2+的吸附性比Zn2+强,且Cu2+能置换出沉积物本底值中的Zn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