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缘     
林缘○刘浩宁1983年7月,我从学校毕业被分至陇东子午岭林区的边远偏僻之乡。刚参加工作,热情满高,干劲挺足,不论于什么事,总想干出个样子来。也就从那时起,我与林业结下了难解的缘份。山区往往与苦、穷为伍,山里人却格外豪爽、朴实厚道。这里文化落后,信息不...  相似文献   
2.
宁县黄桃冻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县黄桃冻害调查杨昕年,刘浩宁(甘肃省宁县林业技术推广站745200)黄桃为宁县重要经济树种。目前,已有黄桃1.05万亩,年产量175万公斤,初步形成了黄桃生产基地。但是多年来,灾害性气候制约着黄桃的发展。1991年12月遭受严重冻害,造成减产约90...  相似文献   
3.
他是强者,认准的事就矢志不渝,九折不回。他爱家乡,为了家乡山更绿,水更清,在山区耕耘不止,播绿不辍。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尽管商海经营有道,事业有成,却放弃舒适的生活,植树不间断,让千余亩“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装。他,就是甘肃宁县湘乐镇瓦窑村农民杨兴成。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宁县把退耕还林作为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项目来抓,众志成城抓退耕,齐心协力搞绿化,使退耕还林工程向纵深发展。 宁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沟谷纵横,山高坡陡。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伐和垦植,使大片林地荡然无存,伴之而来的旱灾频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森林覆盖率逐步恢复到27%。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给宁县带来林业腾飞的春天,退耕还林政策的深入人心和工程的稳步推进,广大群众清醒地认识到退耕还林这一“德政”工程客观必要和非常及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宁县加快城乡绿化建设步伐,大力开展以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道路绿化为主的绿色长廊营造治理工程,道路绿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7.
甘肃省宁县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大力开展以干线公路为主的绿色通道建设,全县绿化工作步上了一个新台阶。宁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召集会议,深入绿色通道建设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督促检查工作进展情况,并对工作规划、质量标准、苗木配置、劳力调集等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林业局抽调5名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质量检查员,把任务落实到人头地块,对整地、苗木、栽植、灌水诸环节层层把关,确保栽一棵、活一棵。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施工、高效率运作、高质量造林,实现了绿色通道植树坑大、苗壮、水足、栽细、管严的要求。2003年,完成了23公里的绿色通道建设。公路两侧各营造10米宽的绿化带,共栽植优质良种苗木7.35万株。同时,辐射带动县、乡、村级公路绿化30条,长度为208公里,栽植各类苗木22.6万株。宁县全面建设绿色风景线@刘浩宁  相似文献   
8.
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甘肃省宁县,坚持生态效益为主、造林质量为先的原则,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培育了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面貌,振兴了农村经济。 1999年,宁县被列为国家退耕还林(草)工程试点示范县。为了抓好这项“德政工程”,宁县强化了管理,制定了造林技术规程,明确了技术要求,力求整地规范化,苗木标准化,栽植科学化,管护经常化。整地不规范、栽植不细致、质量不达标的不予验收确认。对不合格的劣质工程责令限期整改完善。并且逐年  相似文献   
9.
走进甘肃省宁县,你会看到这片沃土之上呈现出的一派万木葱茏、层林尽染的秀丽图景,一架架山梁、一道道沟壑、一座座山坡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说起这一切,人们自然不会忘记,一位三十载矢志不渝、痴心播绿的务林人。他,就是宁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恩智。  相似文献   
10.
宁县是全国43个红枣重点产区县之一,枣树在全县林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现有枣树49万株,其中结果树16.7万株,年产量约3×10~6kg。,但是,多年来枣园病虫害发生普遍,危害甚重,特别是桃小食心虫,对大枣的品质和产量影响很大,降低了枣树的生产效益。为此,我们于1987~1992年在宁县枣产区开展了枣园桃小食心虫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的调查研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防治,使虫果率由原来的46.3%降低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