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病鸡精神沉郁,呆立不动,食欲减退,喜饮水,腹泻,排出黄褐色糊状继而水样粪便,羽毛松乱,鸡冠苍白,呈鳞片状皱缩,逐渐消瘦,产蛋率下降、软皮蛋、沙皮蛋增多,有的鸡冠苍白、腹围肿。  相似文献   
2.
1病原 呼肠孤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从病鸡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分离出来。病毒无囊膜,对脂溶剂和热有抵抗力,零下20℃可存活4年以上,该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可形成包涵体。呼肠孤病毒造成的经济损失通常来源于鸡的跛行(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和总体生产性能低下,包括增重减少,饲料转化率低,死淘残鸡增多,因此,降低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3.
子宫角前端翻入子宫腔或阴道内,称为子宫内翻,子宫全部翻出于阴门之外,称为子宫脱出。2者为程度不同的相同病理过程。本病在各种动物均有发生,肉牛的发病率为0.2%,奶牛为0.3%。子宫脱出多见于产程的第3期,有时则在产后数小时之内发生,产后超过1天发病的患畜极为少见。治疗子宫脱出病例,必须及早实施手术整复。子宫脱出的时间愈长,整复愈困难,所受外界刺激愈严重,康复后不孕率也愈高。对犬、猫和猪子宫脱出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由猪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本病1810年首先在美国被发现,而在我国也已流行多年,至今仍是发生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更为严重的是近二三十年,出现了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它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猪瘟的诊断和防制带来了难题。  相似文献   
5.
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周龄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仔猪多发,且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以血性下痢、小肠后段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主要特征。2005年8月上旬,本地区某养猪场仔猪发生了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来不及治疗就已经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仔猪梭菌性肠炎。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机械性损害目前,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奶牛场都已使用机械榨乳。而机械榨乳由于抽力、频率、乳杯大小、机器配套不全、内壁弹性不均等是造成奶牛乳腺炎的主要原因。实行机械榨乳应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牛群,个体前、后乳区的产奶量要求为4∶6,前吊、后吊、偏乳腺等均不适宜进行机器榨乳。下垂乳腺,由于距地面较近,给机器榨乳的操作带来不便,而且榨乳时,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