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万薯34"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良平  刘文惠  陶小洁 《种子》2004,23(2):48-49,62
本文介绍了甘薯品种"万薯34"的来源及其产量和主要形态特征、经济性状的表现.结果显示:该品种萌芽性好,结薯较大,大中薯率较高,薯块烘干率、出粉率高,抗黑斑病,耐贮性好,是一个高产质优,适合加工薯类淀粉的甘薯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种毒接种量、比例及接毒时间的调整,促使鸡新城疫(ND),支气管炎(IB),法氏囊病(IBD)三株弱毒在同一鸡胚细胞上增殖并研制成鸡新城疫,支气管炎、法氏囊病三联细胞弱毒。经16批次五万余只不同品种雏鸡的接种试验及对抽检雏ND血摄制抗体(HI)检测和ND标准强毒攻击结果表明:首次接种后10天的雏鸡ND血凝抑制抗体达6Log2以上,与单苗组试验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且首次接后33天和二次种后30天,  相似文献   
3.
体外培育赤眼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国内外研究已达到相当平:随着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选用的人工卵壳材料更适合于赤眼蜂的寄生与发,以及人工卵卡机的研制成功和性能不断改进,产业化体外培育赤眼蜂已成为可能。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品质管理问题是实现产业化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关键。然而,国内外对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品质管理研究涉及甚少,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指出应开展体外培育赤眼蜂生物学特性、行为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并应用于品质管理,建立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品质管理体系,促进实现体外培育赤眼蜂产业化的进程,从而满足农业生产上对赤眼蜂种群的大量需要。另外,人工卵滞育贮存法的突破有助于实现体外培育赤眼蜂的产业化,也应加强研究,最后,本文对体外培育赤眼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1998年4月,某鸡场一群2188羽、21日龄雏鸡,在以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乳头饮水系统的第2天,突然死雏38羽,且多为壮雏,还有少部分雏鸡表现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及腹泻等症状。因发病较急,死因不明,前来求诊。2病理剖检病死雏的口腔、咽喉粘...  相似文献   
5.
25%灭幼脲三号在室内用200~300ppm处理,对双齿多刺蚁polyrhachisdivesSmith、叉角厉蝽Eocantheconafarcenllata(Walff)和蜘蛛的毒性较轻,但对圆梗举腹蚁CremastogasterdohrhiMayr毒性稍重;在灭幼脲中加入多来宝,则对天敌的毒性增加;增效型粉剂对蜘蛛的毒性较重。  相似文献   
6.
鸡败血型霉形体病(M、G)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在正常情况下病鸡多是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当饲养管理不善,鸡群密集,通风不良,寒冷潮湿,长途运输或其它传染病侵袭时,常导致突然暴发。近年来,由于气雾免疫不当而造成激发感染,也常引起雏鸡大批死亡。感染本病的鸡只发育不良,饲料转化率降低,肉用鸡废弃率增高,产蛋率、孵化率以及雏鸡成活率明显下降。急性暴发时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尤为严重的是,本病可经卵传递,不易清除,致使鸡场常年感染,给养鸡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本病自1932年首次报道在美洲发生以来,已扩散至世界各地。我圜多数省(区)有本病的报道,而且有发展趋势。我所于1978年曾应用自制的有色平板诊断抗原对郑州四个鸡场进行了全血和血清凝集试验及病  相似文献   
7.
稻螟赤眼蜂及欧洲玉米螟赤眼蜂体外培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证明,采用鸡蛋黄22.22%,柞蚕蛹血淋巴44.44%,麦乳精22.22%,纳氏无机混合盐11.11%为营养液,以两种塑料薄膜制成人工卵,可引诱稻螟赤眼蜂和从美国引入的欧洲玉米螟赤眼蜂在其上产卵并发育,世代历期为9~11天。采用这种方法育蜂,稻螟赤眼蜂寄生率为71.2~82.2%,化蛹率为79.79%~87.33%,羽化率为44.0~62.4%,雌雄比为1.01:1~1.46:1;欧洲玉米螟赤眼蜂卵寄生率为70.37%,化蛹率为93.33%,羽化率为70.41%,雌雄比为6.67:1,成蜂均较正常并具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8.
不同供硒水平对芸豆产量及籽粒含硒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芸豆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富硒液体肥的方式,研究不同供硒水平对芸豆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对芸豆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随硒浓度的增加先增后降,能有效促进芸豆单株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粒重及产量的提高,但对百粒重的影响不大;外施硒肥可显著提高芸豆籽粒硒含量。综合考虑,以芸豆开花初期和鼓粒期进行叶面喷硒,喷硒浓度以6.25-8.75ml/l,每公顷用液量600l为宜,同时对芸豆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和鸡痘(AP)弱毒株能在鸡胚皮肤(CES)细胞中增殖,并引起典型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PE)。ILT细胞毒含毒量高于鸡胚毒1个滴度(EID_(50)),AP细胞毒含毒量高于鸡胚毒0.79个滴度(EID_(50))。应用鸡胚皮肤细胞同时增殖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和鸡痘病毒(APV),其细胞毒毒价较单株接毒的细胞毒有所降低,ILTV的含毒量EID_(50)下降0.03个滴度,CCID_(50)下降0.28个滴度,APV的含毒量EID_(50)下降0.24个滴度,CCID_(50)下降0.25个滴度,但仍分别高于鸡胚毒,ILTV EID_(50)比鸡胚毒高0.72个滴度,CCID_(50)高0.93个滴度。APV EID_(50)高0.55个滴度,CCID_(50)高0.17个滴度,其各自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都不变。将ILT和AP的第3代细胞毒在CES细胞上同时增殖,待细胞出现75%病变对收获、冻融、加入双抗及防腐剂配制成苗。联苗毒对细胞的感染阶分别为CCID_(50) 7.49(ILTV)和CCID_(50) 7.58(APV),以10倍稀释0.2ml剂量肌肉接种鸡,通过11批108只不同月龄鸡的免疫效力检验,对ILT保护率为83.0%,对AP为82.8%,免疫期均在6个月以上。安全可靠。为防制ILT和AP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接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和鸡痘(AP)弱毒鸡胚皮肤(CES)细胞培养物的鸡.经不同时间采血进行ILT和AP中和抗体测定,血清中ILT和AP中和指数明显增高,ILT·AP-CES细胞毒以10~(-1)0.2ml肌肉注射比0.1ml点眼、滴鼻鸡的血清中和指数高;ILT-AP二联细胞弱毒对鸡具有良好的应答反应.为制备ILT-AP细胞弱毒二联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