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2003年TM数据和1∶1万DEM图形为基础,采用交叉表模型,结合西宁市南北山实际情况,评价了区内土壤侵蚀风险度,为西宁市南北山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下的西宁市土壤侵蚀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宁市周边小流域为研究区域,在GIS软件Arcview和Microimages TNT的支持下,建立流域的空间数据库,利用GIS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将流域空间按10 m×10 m栅格化,根据合适的USLE因子算法生成各因子栅格图,借助GIS空间数据分析功能,实现了西宁市土壤侵蚀量估算和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为西宁市土地利用和水土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小麦非充分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青海地区非充分灌溉条件下小麦需耗水规律和灌溉制度,以指导今后该地区的农田灌溉工作。[方法]对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小麦灌水量、土壤含水量、作物性状进行观测和数据分析。[结果]出苗期到抽穗期,随着小麦的生长,其日耗水量和阶段需水量逐渐增大,扬花到成熟期日耗水量达到最高,说明该时期是小麦耗水的关键时期,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之后日耗水量和阶段需水量下降,收割期达到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规律与影响驱动因子,为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湟水河流域2000,2010,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景观指数法构建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耦合ArcGIS 10.6,Fragstats 4.2,GeoDa 1.20讨论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的时空动态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驱动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结果] ①草地和耕地是湟水河流域的优势地类,土地转移主要发生在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之间,城市扩张是近20 a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②2000—2020年景观生态风险先增后减小,生态服务价值与景观生态风险表现出负相关性。③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主要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高程是导致景观生态风险空间格局分异的主导因子,因子交互作用对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有增强效应。④景观生态风险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海拔梯度效应。可根据海拔梯度将湟水河流域划分为重点管控区、严格管控区和一般管控区。[结论] 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是湟水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生态风险空间管控区应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土地利用优化管理与用途管制在生态风险调控中需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科学、高效的柴达木枸杞施肥、灌水模式。[研究]以3年生红枸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肥组合对柴达木地区枸杞产量的影响。[结果]灌水量对枸杞产量的影响大于施肥量,但是过多的施肥量和灌溉量并不利于枸杞产量的增加,中肥(607.50 kg/hm~2)和中水灌溉施肥(5 010.00 m~3/hm~2)组合为该试验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可取得较高的枸杞产量。[结论]为柴达木地区枸杞高产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光伏提水技术在青海省的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下水、太阳能资源及光伏提水系统的性能指标的分析,提出了光伏提水技术在青海省适宜推广的范围,并依据青海省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光伏提水技术推广应用潜力分析,为青海省远离电网的农牧民地区发展光伏提水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张掖市为典型内陆河流域城市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张掖市地下水位上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受气候变暖以及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影响,黑河径流量和降雨量均有显著增加,导致对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相应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张掖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影响了原有的地下水循环条件,导致地下水径流畅通性降低.张掖市为应对地下水位上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可为类似的内陆河流域城市开展地下水水位上升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西宁周边沟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西宁市周边沟道水土流失的现状、发生的原因、以往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提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通过在长岭沟、瓦窑沟及火烧沟等三条沟道的综合治理中,进行了验证并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为该地区和类似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西宁市土壤侵蚀监测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西宁市DEM模型,提取地形地貌指标,划分西宁市小流域,并且引进USLE方程对西宁市的土壤侵蚀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西宁市土壤侵蚀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0.
基层水利管控的主要物化设施设备分布在广阔的物理空间,点多面广,管控处于人为操作方式,劳动强度大,时间效率低,责任重大。将管控集合度高的工业物联物控模式,引用到呈离散状态的水利设施设备进行物联网管控是当前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热点。互助县突破技术及相关条件限制,将"外水利设备实现无线网络物联,实现"外闸门和水位流量测量仪器等管控仪器设备自动执行启闭、测量任务,同时,采用创新技术,实现视频感知和基于无线网络的远程。控、。测、。视等多项智慧功能,实现了物联网在现代水利领域的广泛的低成本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