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山东省东营地区高尔夫球场冷季型草坪养护的难点和关键是春、秋2季养根和安全越夏,本研究从这2个方面阐述确保草坪安全越夏的养护工作,为养护管理者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尔夫球场草坪的质量和使用率,满足球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油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松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和用材树种。它分布广泛 ,适应性强 ,除能提供大量的用材、薪材之外 ,还能提供大量的树脂及其他林副产品。同时 ,油松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往往由于经营管理不善 ,林木遭到破坏 ,油松毛虫经常发生成灾。近年来 ,晋城矿务局油松矿柱林内发生面积达到 2 0 0 0 hm2 以上 ,年损失木材生长量 185m3 ,严重影响了矿柱林生产的发展。1 概况油松毛虫是山西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食叶性害虫。目前 ,在我局油松毛虫主要在沁水、东沟两个林场危害。两个林场位于山西省沁水县和泽州县境内 ,东径112°18′~ 112°30…  相似文献   
3.
煤矿建立坑木林基地 ,不仅能就近解决煤矿生产用材急需 ,为国家减轻木材资源负担 ,节省运输力 ,为企业创造、积累财富 ,同时 ,还可为国家培育大量森林资源 ,增加林木覆盖率 ,对于绿化祖国 ,保持水土 ,改善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矿造林在我国已有 4 0余年的历史。 4 0多年来 ,全国大多数省 (市、区 )的煤炭部门都因地制宜建立了规模不等、种类各异的坑木林基地。就拿山西省来说 ,原 6个统配矿务局已发展坑木林场 2 4个 ,总经营面积达到 7.6 7万 hm2 ,有林地面积达到 5.33万 hm2 ,活立木蓄积达到 4万 m3 。但是 ,面对…  相似文献   
4.
探究弃渣与农田土不同混合比例下重构土体粒径特征和水文效应的差异,对于提高采石废弃地重构土体的结构稳定、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资源利用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采石场弃渣和农田土为重构基质,以0∶10(C1),3∶7(C2),5∶5(C3),7∶3(C4),10∶0(C5)体积比例混合,采用野外土柱模拟方法,探究不同配比下土壤粒径特征和水文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配比下弃渣含量越高,砂粒比重越大、黏粒和粉粒比重越小,砂粒比重最大为61.50%,分散度、偏度、峰态等群体特征参数变化分别为降低、升高、升高,不均匀系数显著降低,曲率系数在1~3波动,分形维数呈不显著降低趋势,土体结构朝不稳定方向变化。(2)混合土壤弃渣含量增大会引起容重变大、毛管孔隙和总孔隙数量减少、非毛管孔隙数量增加等土壤孔隙方面以及田间持水、毛管持水、饱和持水三者下降等土壤持水性能方面的变化,同时,初始入渗、稳定入渗、平均入渗等速率变化以及累计入渗量基本呈增加趋势,稳渗用时呈波动式变化。不同配比下土壤入渗模型拟合R2≥0.856,RRMSE≤0.153,整体上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5入渗性能最好。(3)弃渣∶农田土以3∶7体积比例混合后的土壤在粒径结构和水文效应2个方面评价结果中表现最佳。[JP]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我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为研究对象,将我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分为探索起步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和稳步提升阶段,梳理总结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结合统计数据,从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试点示范、标准制定及研究等不同角度分析我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推进路径和取得的成效。结果表明,我国在从不同角度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的过程中成效显著,农业农村各项规划中标准化出现的次数呈上升趋势,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种类和数量也在增加,农村领域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逐渐增加,各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标准化相关的研究项目和论文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探究矿山废弃地弃渣与农田土复配后土壤的水分蒸发特性,以及覆盖物添加对水分蒸发的影响,对矿山恢复中土壤水分管理和改善具有实际意义。以石灰岩矿山废弃地现场的弃渣和附近农田土为复配材料,设置0∶10(T1),3∶7(T2),5∶5(T3),7∶3(T4),10∶0(T5)体积比例,在野外条件下采用土柱法模拟土壤水分蒸发过程,探究复配比例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以及不同覆盖物的保水性能。结果表明:(1)试验前和试验后表层复配土壤含水量均表现为T1>T2>T3>T4>T5,蒸发中期的逐日蒸发量和蒸发结束的累计蒸发量均随弃渣体积比例增加呈极显著降低趋势,不同复配土壤在蒸发前期和蒸发后期的逐日蒸发量没有显著性差异。(2)气象因子中,温度、风速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大于太阳辐射,相对湿度的影响不显著。土壤物理性质中,除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与土壤水分蒸发达极显著相关外,其他因子均达显著水平。(3)裸土地添加覆盖物均能降低水分蒸发,根据蒸发量和蒸发速度分析得出,砾石覆盖(直径2~4 cm、厚度5 cm)效果最佳。(4)石灰岩矿山废弃地土壤重构最佳保水搭配方案为弃渣∶农田土以3∶7体积比例复配并覆盖砾石。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治理采石废弃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采石场高陡岩壁不同坡向葛藤生长规律,分别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置生长坡面,比较坡向对葛藤生长高度、叶形态特征和光合特征等指标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葛藤累计高生长量东坡最大,5—10月份各坡向生长高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南坡、南坡、东坡、北坡、东坡和西坡。(2)叶形态特征中,南坡葛藤叶干物质质量分数最大为0.31 g·g-1,北坡葛藤叶片含水量最大为0.72 g·g-1,其他叶形态指标变化不显著。(3)叶光合特征中,葛藤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东坡、南坡、西坡、北坡;胞间CO2摩尔分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北坡、西坡、南坡、东坡;叶绿素质量分数东坡和北坡较高,南坡和西坡较低。(4)葛藤生长适宜性综合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东坡、南坡、北坡、西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