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3种不同土壤(黑土、棕壤、红壤)用6 mol·L-1HCl水解后,分别采用Bremner蒸馏法与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土壤氨基糖态氮,Bremner蒸馏法和色谱法测定结果和精密度无显著差异,但对于黑土和棕壤中的氨基酸态氮,色谱法的检测更为完全,且有较高的精密度。利用色谱法可实现土壤中各种氨基糖和氨基酸分离和定量化,对深入研究土壤中氮的来源及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舟曲县住于甘肃省东南部,2010年8月7日晚,因突降90mm的特大暴雨,诱发泥石流,损失残重。其发生原因为:特殊的地质构造为滑坡、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突降特大暴雨,是泥石流发生的诱因;“5·12”大地震导致本次灾害的前提;人为破坏生态环境为泥石流发生做了物质准备。防治对策: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防灾责任制;建立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制度;采取必要的工程防治措施;贯彻《水保法》,改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从地形地质条件、气象因素、汶川大地震的影响以及人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四个方面,分析了8.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及管理、灾害预报、工程治理及加强监测、生态环境恢复等方面提出了防治泥石流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健康的农田土壤不仅是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类健康的根本保障。目前关于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统一的检测标准,关于农田土壤微塑料丰度的报道差异较大。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规律,与微塑料污染有一定的耦合关系。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可使其产生富集效应,可能增加其生物有效性和毒性。重金属被吸附后可随着微塑料进行迁移转化,通过解吸作用向环境中释放,造成更大范围的污染。由于农田土壤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微塑料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耦合后的毒性效应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对我国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和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分布和迁移规律及两者的作用关系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为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和重金属污染防控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