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 0 1年 7月份 ,大同供电分公司保护自动化工区对北郊变电所 110 k V北黍 2 #线 12 1断路器原整流型保护进行更换 ,新安装保护为南自院生产的 L FP-94 1D型线路微机保护装置。 8月 30日更换保护装置工作全部结束 ,接到大同供电公司调度所定值通知单 ,对保护装置进行定值整定 ,对装置进行定值及整组调试。1 调试过程调试装置使用北京威特电气公司生产的微机保护试验仪 ,对保护装置进行定值及整组调试。模拟各种故障进行调试 ,发现在接地距离保护调试中出现较大的阻抗负超越 ,重新对保护装置定值进行核对 ,未发现有误整定现象。接地距离保…  相似文献   
2.
模拟径流试验条件下紫色土有机肥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有机肥化肥施用于紫色土后氮素流失特征的差别,以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沼液、油枯、化肥(磷酸氢二铵)为供试肥料,通过人工模拟径流试验,对比研究典型有机肥、化肥中氮素在紫色土径流中的流失特征。试验结果显示,在供试条件下,施肥处理径流液中总氮含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不施肥的空白,为空白的3.4~9.1倍;而供试有机肥处理径流液中总氮含量与化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供试有机肥相对化肥总氮流失率大小顺序为牛粪有机-无机复混肥沼液油枯。紫色土中的径流总氮含量与降雨强度、施肥量、坡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坡度是引起氮素流失最主要的因素,施肥量次之,降雨强度最小。在模拟径流试验条件下,颗粒态氮是供试肥料在紫色土中的主要流失形态,占总氮的52.51%~81.50%,铵态氮流失大于硝态氮,其中铵态氮占总氮的11.44%~43.57%,硝态氮仅占总氮的1.74%~14.55%。由此表明,在紫色土中施用有机肥一样会造成氮素径流流失,且有机肥总氮流失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高于化肥。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该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肥,并合理控制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低产地改良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但是其应用可能对植物存在潜在毒性。为了揭示生物炭的潜在植物毒性,用不同来源、不同浓度生物炭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进行处理,检测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结果显示,酒糟生物炭和梨木生物炭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具有明显作用,但不同生物炭浸提液以及不同浓度浸提液影响差异较大。①酒糟生物炭和梨木生物炭浸提液原液均显著降低小白菜种子萌发(P<0.05),但稀释后的浸提液却促进小白菜种子萌发,尤其是稀释50倍后梨木炭浸提液和酒糟炭浸提液处理的小白菜种子萌发率分别比对照高16.67%和8.33%;②生物炭浸提液可提高小白菜幼苗株高和根系活力,尤其浸提液原液处理的植株株高、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P<0.05);酒糟生物炭浸提液的促进作用明显低于梨木生物炭;③生物炭浸提液均可提高小白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和表观光电子传递速率(ETR)等,且供试植株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Fv/Fm、ΦPSⅡ、ETR等随生物炭浸提液浓度增加而增加;但酒糟浸提液对小白菜幼苗叶片荧光作用的影响低于梨木生物炭浸提液;④生物炭浸提液能显著降低幼苗丙二醛含量 (P<0.05),且其随生物炭浸提液浓度增加而降低。由此表明,酒糟生物炭和梨木生物炭浸提稀释液均可提高小白菜种子萌发率及幼苗根系活力,增强幼苗叶片的荧光作用,但酒糟生物炭浸提液的影响作用低于梨木生物炭。  相似文献   
4.
以典型有机肥(牛粪、沼液、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化肥(磷酸氢二铵)为供试肥料,通过原位径流对比试验分析有机肥、化肥中的氮素在紫色土中的流失特征,以期为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在紫色土中施用有机肥仍然会造成氮素流失,且有机肥氮素流失总量还可能超过化肥。在紫色土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素流失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径流试验前期,化肥和有机肥均以可溶态氮流失为主,试验后期颗粒态氮流失量显著增加,可溶态氮中又以铵态氮为主。  相似文献   
5.
6.
1988年3月,我场从美国引进了 AA 父母代肉用种鸡。采用舍饲平养,人工给料给水。育雏结束时共存种雏鸡5735只,育成期(7~22周龄)共育成合格种鸡5520只,合格率96%。在种鸡育成期饲养管理上,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