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制备栀子黄脂质体,以栀子黄色素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栀子黄脂质体,以栀子黄包封率(EE)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栀子黄脂质体的反应参数,并通过Zeta电位与平均粒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其结构与形态进行表征。采用壳聚糖对栀子黄脂质体进行表面修饰,通过分析经紫外光照射、加热和体外模拟消化等处理后脂质体中的Zeta电位、平均粒径及释放率等指标的变化,研究壳聚糖修饰栀子黄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搅拌温度51.5℃,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5.2∶1,缓冲液体积为32.4 mL,所得栀子黄脂质体EE为78.36%。根据Zeta电位与平均粒径、FT-IR及TEM分析结果可知,已成功制备未修饰栀子黄脂质体与壳聚糖修饰栀子黄脂质体,其平均粒径从203.77 nm增加至282.17 nm。紫外光照射、加热和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修饰脂质体的稳定性明显高于未修饰脂质体。本研究可为水溶性类胡萝卜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采收前发光二极管(LED)红(R)蓝(B)光连续光照对生菜(Lactucasativa)生长与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代谢的影响,在密闭植物工厂内,以红蓝LED(红光∶蓝光=4∶1)为光源,在采收前对水培生菜进行强度分别为100、150、200、300和500 μmol·m-2·s-1的72 h连续光照,研究了采前连续光照光强对水培生菜生长、品质、AsA含量和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产量角度来看,随着采前连续光照光强的升高,生菜地上部的鲜重和干重升高,根的鲜重和干重升高,生菜叶面积、干物质含量均显著增加,生菜的产量也逐渐提高。从品质来看,生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连续光照光强的升高而升高,硝酸盐含量随光强的升高逐渐降低。采前LED连续光照处理后,随着连续光照光强的升高,生菜叶片中AsA含量逐渐升高,生菜叶片DH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茯苓的栽培一般以松林段为主要原料,大量的砍伐松木,对林业资源造成了破坏。本文作者在多年茯苓种植的经验上,探索利用锯末进行茯苓的栽培技术,对于发展我国茯苓栽培的新技术,节约宝贵的林业资源,协调发展地方经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是高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服务社会意识的有效途径,而当下不乏存在转化不畅的问题,使众多优秀的获奖创意束之高阁,如何将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何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设施牧草生产是解决牧草产能不足的有效途径,为了探明人工光植物工厂中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产的适宜光强,研究了LED红蓝光光强[150、250、350、450、550μmol·(m2·s)-1]对多年生黑麦草产量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强对黑麦草的产量影响较大,随着光强增大,产量提升。光强影响了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第2次刈割时光强与可溶性糖、氨基酸和半胱氨酸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两次刈割中450μmol·(m2·s)-1光强下单株分蘖数分别为7.6和9.4,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13.29和8.85 mg·g-1,氨基酸含量为15.65和19.48 mg·g-1,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1.47%和24.37%。研究结果表明,LED红蓝光下高效栽培黑麦草是可行的,在红蓝比4:1条件下光强450μmol·(m2·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