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18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2个月于1996年6月2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因受凉后畏寒、发热,体温呈中~高度热,以夜间为尤甚,伴大汗、咳嗽,偶有咳痰,痰呈白色泡沫样,咳嗽激烈时觉右侧背部锐痛。起病以来无寒战、咳黄脓痰,无咯血、午后潮热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发色底物分析法测定了27例正常男性(17~69岁)血浆t-PA活性以及21例正常男性(17~73 岁)血浆PAI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血浆t-PA活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有高度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发色底物测定纤维蛋白溶酶原(Plg)活性的方法,动力法或称连续检测法和两点法或称终止法在方法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某病例进行检测.两种方法比较示:动力法简便,节省试剂,便于自动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与临床关系的文献已有报道,但结果尚有争议,本文对AL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了检测,以观察其变化的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患病组29例为我院住院的初发AL患者,男18例,女11例,年龄15~70岁,平均364岁。全组均符合国际血液学会议AL的诊断标准[1],其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14例,轻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15例;心功能Ⅲ~Ⅳ级11例,心功能Ⅰ~Ⅱ级18例。全组中肝、肾功能无异常,无性腺、肾上腺等腺体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5.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原发性mdr1基因产物P-170与CD34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常规分离3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然后分别进行细胞免疫化学检查,观察了细胞膜分化抗原变化和mdr1基因产物P-170反应。结论:P-170和CD34表达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对化疗抵抗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用国产试剂建立了固相─液相两步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活性。对液相法与固相法作了比较。对保温时间以及重复试验等进行了探讨。本法避免了两步催化反应同时进行的缺点,易得到直线的定量关系,方法简单。重复性好,证明了国产试剂可靠,亦可制成试剂盒,便于临床检测应用。在临床检测中,老年对照组血浆t—PA活性比正常青年组要低(P <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脑血栓形成组与心肌梗塞者有较明显降低(P<0.05),在伴有原发或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患者,如产后大出血、子痫、绒癌及中毒性休克患者的血浆t-PA活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参考国外文献建立了检测血浆t—PA活性的固相两步法。用该法测得t—PA含量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γ=0.99。重复试验:在154份样品双份平行测定中,每份两次测定结果之差,最高相差15.  相似文献   
8.
典型结核性腹膜炎误诊为腹型淋巴瘤1例教训分析刘国勋,黄淑恺,秦光彩(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湛江524001)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1岁。因发热、腹痛8个月拟"腹型淋巴瘤"于1992年4月23日扶持入院。患者8个月前因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按"肺炎"给...  相似文献   
9.
李杰  刘国勋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6,14(2):103-104,112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观察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32例术前、术后60天内的血浆中D二聚体变化,结果表明:术前D二聚体高于正常,但在术后D二聚体浓度持续增高,7 ̄10天达到高峰,60天内降至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本文对换瓣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规律作了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测定中,为了鉴定尿素抑制试验的应用价值,我们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为准,对尿素抑制法进行检验,发现五种同功酶 M 亚基所占的百分数与尿素抑制的百分率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