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3.0T MRI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确定具有最佳诊断效能b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患者48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各24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扫描序列(T1WI、T2WI)和多b值DWI检查(b值=0、800、1000、1500、2000、2500s/mm2)。比较不同b值时前列腺良恶性组织ADC值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b值DWI联合常规扫描序列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无论b值大小前列腺良恶性组织平均ADC值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小部分重叠。随着b值增大,两者ADC值重叠范围会逐渐减小。当b值为2000s/mm2时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准确性明显大于其他b值。结论:3.0T MRI高b值(b1000s/mm2)DWI有助于对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尤其b值为2000s/mm2具有最佳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lice spiral CT)冠状动脉成像的扫描技术。方法:36例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患者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分段数据采集方式,造影剂为碘海醇300,85~100ml,注射速率4.0ml/s,应用MPR、CPR、MIP、VR等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显示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并根据标准对图像进行评价。结果:36例增强扫描图像,28例(77.8%)图像质量为一级,6例(16.7%)图像质量二级,1例(2.8%)图像质量三级,1例(2.8%)图像质量四级;374个冠状动脉节段中,359(96.0%)个节段能够满足管腔评价,15(4.0%)个节段不能满足管腔评价。结论:将患者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且心律平稳,使用合适的扫描参数及重建相位窗,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较满意地显示冠状动脉及主要分支,适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的筛选、冠状动脉搭桥及支架等术后疗效评价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内髓外造血(EMH)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胸内EMH5例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5例均位于纵隔内,表现为脊柱周围向肺内突出的团块状边界清晰的软组织肿块。结论:胸内EMH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病史可协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经X线平片、CT、MRI检查及临床证实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0例病人,首先行股骨头经皮髓芯减压术,同时行经皮介入外置管治疗,保留外引流管1周。结果:①骨髓静脉造影复查显示50例回流通畅,回流时间加快。②治疗后1年X线平片复查显示:35例复查显示骨质完全修复,余15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③治疗后1年.MRI复查显示:48例显示骨髓水肿消退,仅2例显示残留散在小斑点状骨髓水肿信号病灶。④治疗后1年临床症状随访结果:43例治疗后疼痛完全消除,大部分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未改善0例,其临床症状改善率达100%。结论:经皮髓芯减压结合介入外置管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明显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促进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价乳腺扩大整形术后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乳腺扩大整形术后患者23例行MRI扫描,分析假体及相邻乳腺、胸壁组织的MRI表现。结果:15例双侧乳房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入,其中20只乳腺假体呈不规则团块游离于腺体内、胸肌内、皮下等各处。3例双侧乳房行自体脂肪注入,所有6只乳房内均可见纤维脂肪团块,其中2只乳房内还可见脂液平面,3只乳腺后胸大肌内可见游离脂肪信号。5例双侧乳房行硅胶假体置入,其中2只假体囊外破裂,3只假体囊内破裂。结论:MRI评价乳腺扩大整形术后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D-CUBE PD序列在膝关节外伤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discovery7503.0T MR扫描仪,8通道膝关节专用线圈,先扫描膝关节常规序列,包括矢状位T1WI、矢状位压脂PDWI、冠状位压脂PDWI、横断位压脂T2WI,再扫描3D-CUBE PD序列,将矢状位3D-CUBE PD序列图像发送至AW4.5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显示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和关节软骨。由两位高年资诊断医师对上述结构病变的诊断与常规膝关节序列对上述结构病变的诊断对比进行评价,再将诊断结果与关节镜手术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其诊断符合率。结果:在病灶检出率方面,3D-CUBE PD序列在显示前、后交叉韧带和关节软骨病变方面明显高于常规膝关节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CUBE PD序列在显示半月板病变上与常规膝关节扫描序列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UBE PD序列在膝关节外伤性病变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临床怀疑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和关节软骨病变方面,可作为扫描常规,而临床怀疑膝关节半月板病变时,由于3D-CUBE PD序列扫描时间短,患者的耐受性好,获得的任意平面重建图像对手术医生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口腔深部肿瘤切除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口腔深部肿瘤,均行导管动脉栓塞,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供血动脉.全部患者于栓塞术后3~7d手术切除肿瘤.结果:18例均见明显的肿瘤染色,供血动脉丰富.颌内动脉栓塞18例,同时栓塞咽升动脉8例,面动脉栓塞5例.所有病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本组资料表明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在口腔深部肿瘤切除术前的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