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近年来中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从现代农业及其经营制度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中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组织的变迁、经营模式创新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中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组织及经营模式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危害严重,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主要的措施之一,但人们对喀斯特地区林草措施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甚少。为此,利用野外定位观测径流小区的手段,初步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林草措施类型对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喀斯特地区水保林较经济林拦蓄地表径流、涵养水源的能力更强;就保水保土效果而言,水保林中墨西哥柏>墨西哥柏×杨树,草中白三叶>黑麦草>荒山荒坡,经济林中桃树>板栗>梨树。  相似文献   
3.
犊牛下痢之普遍,治疗难度之大,为兽医临床所共睹。红旗奶牛场,今年上半年产犊60多头,发生下痢者,几乎无一幸免。应用各种方法与药物治疗,其治愈率颇不能令人满意,死亡率占8%左右。根据以往分离鉴定得知,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埃希氏大肠杆菌感染,其血清型为O_9等,具有溶血性。症状大多数病犊牛在出生后当日或2—3天发生下痢,极少数有发生在1—2月龄者。呈稀水样或米汁状粪便,有时带血。转为慢性病例时,呈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茶叶的历史悠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近年来,茶企业为了拓展市场,顺应时代需求,不断探索电子商务销售新模式。虽然茶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很大程度的获得了利益,解决了销售范围受限等问题,因此,电子商务对于茶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当前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成的8个监测点、130个坡面径流小区在运行、观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减轻现场观测劳动强度和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的角度出发,建议在新监测点的建设中,要重视选址及前期工作,集中布局径流小区,进一步优化观测便道和集水设施的设计,加强施工监管,建立和完善观测人员的聘用制度和管理制度,为径流小区的长期可持续运行和维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推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的模式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凤仙 《农学学报》2011,1(6):62-66
为了推进河南及全国更大范围的现代农业发展,为模式创新提供实践决策的参考依据,笔者通过典型调查分析,针对制约河南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及原因,提出应根据省内农业区域环境特点,以县(市)为主选择和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培养和引进人才、造就现代农民,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经营、产业服务社会化等途径;抓好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政策、服务等多层面的改革创新工作。笔者认为,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农民是主体,规模化经营是有效途径,增效增收是根本。  相似文献   
7.
沙门氏因子血清在诊断畜禽副伤寒性疾病上的作用畜禽副伤寒性疾病在沙门氏菌领域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在兽医诊断室日常受理病料来说,那还是相当大的,如果单纯依靠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动物试验等手段,要占去相当时日,对现场控制  相似文献   
8.
适合贵州非石质山区坡耕地整治的两种实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贵州非石质山区的坡耕地整治中,按照有关的技术规范实施坡改梯的难度较大。总结了玉屏县和毕节市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表土平移土坎坡改梯技术和果园逐年抚育梯化技术及其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9.
由于贵州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质条件,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十分困难。目前,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1151.1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5.38%。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成因等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实现贵州省农村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当前贵州省已建成的24个监测点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通往站点及径流小区的交通不便、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不高、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等,从节省工程量、优化设施、减轻现场观测劳动强度、减少运行和维护工作量,实现监测点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在以后新的监测点建设中应重视站址选择、前期准备工作、集水设施优化、辅助设施配套、施工监督和验收把关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