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1.
现代许多家庭都爱好养花,在居室或阳台摆放几盆花卉,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能使人爽心悦目。但在养护过程中,往往由于修剪与整枝不当,下了很大辛苦,结果还是枝叶不茂、花蕾不绽,使花卉失去了应有的潇洒姿态。那么,怎样对花卉进行正确的修剪与整枝呢?以下是笔者的...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由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速,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必然,在流转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结合实际,对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简要分析。一、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1.绝大部分未签书面流转合同。由于土地流转是在农户自愿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协作关系,绝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据统计,在土地流转中签订流转合同的仅仅属于个别现象:迄今为止,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统一签订流转书面合同的范例很少。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事后发生纠纷时难以调处。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帮助农民跳出土地进市场,由单枪匹马致富迈向群体共同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从走访调研情况看,滨州农民收入现状大致归结为五个方面:1.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具体表现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2.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在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这与低水平的收入和收入增长缓慢极不相当。因此,农民收入增加低于支出增加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3.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  相似文献   
5.
绿色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链和食物链的最基础的一环。人的一生离不开绿色环境。高质量的绿色环境在人类的生存中显得相当重要,植物构成的"生物场"对人类的精神、情绪、身体健康、长寿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必须从生物学、生态环境学角度加深研究,认识植物与人的关系,妥善布置、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标准化工作对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推动农业标准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优化农业结构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措施。近几年来,在农业结构调整上面,迈出的步伐很大,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根据笔者最近的调研、学习和思考,就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农业结构的现状分析这里所说的农业结构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指的是种植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水产养殖)。比较普遍的一个提法是大农业,实际上大农业是在广义农业的基础上,农业内涵的一种扩展和延伸,这里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园林绿化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回顾一下园林发展之路,探讨到底什么才是现代化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三亚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农业、农民,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觯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枢纽、桥梁和基础。为了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加强农村城镇化体制,机制,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转型和创新,实现城乡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转变,需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创新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协调,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确协调政府引导与市场资源配置、消费与需求的关系;正确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农业区域经济、产业化模式;正确融合生态农业与循环经济的联系,走集约,节约,生态的农村城镇化发展之路。特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精准评估大型树木对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及其重要性,进一步探究森林的碳循环作用。通过对东北金沟岭林场224块固定样地(20 m×20 m)进行每木检尺,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物种多样性、林分密度、大型树木、气候因子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得出,所选因素共解释了地上生物量42.68%的方差,其中大树生物量是森林地上生物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地上生物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发现,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呈负相关,林分密度及大树生物量均促进地上生物量生长。考虑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后发现,大树生物量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稍大于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