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天津盐碱荒地农垦过程为例,分析了盐碱荒地农垦为水田种植水稻后土壤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Cd,As,Hg元素大量富集在0-20cm土壤中,其原因与污水泡田相关;Cu,Zn,Mn等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在20-40cm的土壤中的含量高于0-20cm土壤中的含量,在0-20cm土壤中这些元素有一部分已经被植物吸收有关;B的含量在0-20cm中较高,与人工施肥有关。污水灌溉仍是农业生产中微量元素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宝坻是天津市郊县,农田属石灰性土壤.由于长期单一施用氮、磷化肥,中、微量元素没有得到有效补充以及施肥引起元素间拮抗作用,导致土壤养分失去平衡.根据不同地区土壤有效锌状况和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向农民提供简便易行的施锌配方、含锌复(混)合肥料、锌肥等物化技术,3年来在水稻、玉米、小麦、棉花、蔬菜等作物上累计推广施锌技术约55.5万亩,创经济效益1 500余万元,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3.
根据宝坻五叶大葱的生产要求,对栽培技术,农技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提高大葱综合栽培的技术水平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以天津盐碱荒地农垦过程为例,分析盐碱荒地农垦为旱田后土壤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垦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表层(0—20cm)中,除Hg有明显的增加外,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不大;与深层土壤(20—40cm)相比,除Cd、B、Hg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略高于深层土壤外,其它元素的含量基本一致。表明盐碱荒地农垦为旱田后,Hg、B、Cd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大的元素,农业耕作对土壤的影响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全面介绍了天津市宝坻县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县的对策及成效,并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6.
选宝坻区有代表性的潮土、湿潮土共33个样点,采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方法对耕层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土壤钾、硫的亏缺成为养分平衡的主要限制因子;部分地区存在锌、铁和锰的亏缺问题。多项试验结果显示,在土壤养分系统分析基础上进行平衡施肥,可实现作物增产13.9%~30.2%,增收1700~5000元/hm2,并在多方面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7.
推广应用硫酸钾施用技术,是实施平衡施肥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二是有利于优化化肥资源配置,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可以避免和减轻因单一和不合理施肥带来的环境污染。九五期间我市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叙述了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探索测、配、产、供、施土肥技术产业化的新路子,完善探讨便于农民掌握并且实用的平衡施肥技术体系。此项技术可显著地提高肥料利用率,避免减少盲目粗放施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施肥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利用农业秸秆资源,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自1997年开始我区在天津市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具体指导下,通过大量的试验、示范组装配套了秸秆还田及利用综合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土壤钾素含量中等偏下的宝坻区和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研究了钾肥对27种蔬菜产量的影响及钾素的吸收特性、利用率。在宝坻区施用钾肥可使蔬菜平均产量增加9.4 t/hm2,增产率21.8%,增收5 055.5元/hm2;在第六埠村施钾平均产量增加7.2 t/hm2,增产率19.2%,增收8 692元/hm2。叶菜类钾素吸收量较低,吸收趋势是叶菜类〈果菜类〈根菜类〈根茎类。蔬菜钾肥平均利用率26.93%,果菜类30.18%>瓜菜类28.81%>根茎类25.83%>叶菜类22.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