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北京北郊高、中、低三种肥力水平的潮土上,研究了土壤有效氮、磷、钾的周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氮的含量为冬、春季低于作物生长时期的夏、秋季,而有效磷、钾含量则是夏、秋季低于冬、春季.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气温、降水、作物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对宰相应砂薄地晚播冬小麦春季施氮量(A因素)和施氮分配方法(B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春季施尿素为300kg/ha的处理(A_1),其籽粒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次生根数、单株分蘖数、灌浆速度等均高于180kg/ha尿素的处理(A_2)。(2)春季两次施(B_2:返青1/3+拔节2/3)的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均高于三次施(B_3、B_4)和一次施(B_1)。三次施的B_3(返青1/4+拔节1/2+挑旗1/4)的产量显著高于B_4(返青 1/4+拔节 1/2+扬花前 1/4);B_3的亩穗数、穗粒数高于B_4,但无明显差异;B_3的千粒重显著低于B_4。三次施的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B_1(拔节一次施)。千粒重随着施氮时期的推迟呈递增趋势;B_4>B_3>B_2>B_1。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农学实验站现有土地230亩,主要服务于农学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中科研用地103.5亩,农业实践课教学用地11.5亩,良种繁殖用地115亩。1983年秋有人曾对实验站土壤进行过较全面的分析测定。为了解土壤肥力的变化,今春作者又对实验站土壤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测定和土壤剖面的观察。结果表明:反映土壤肥力水平的几项主要指标,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明显下降。本文旨在通过对测定数据的分析,探讨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为建设我院高标准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示范基地,提出培肥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