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链霉菌702菌株所产抗真菌单体组分DZP8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菌核的形成及萌发,以及对稻瘟病菌菌丝的生长、分生孢子的形成及萌发、附着胞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真菌单体组分DZP8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和EC90分别为1.81、3.35和37.01、136.21g/ml;在48.01g/mlDZP8处理下,菌核形成率仅为39.21%,形成时间比对照延迟216h,干重比对照减少81.37%;33.51g/mlDZP8显著抑制菌核的萌发;160.08g/mlDZP8处理下稻瘟病菌产孢量仅为对照的9.29%,20.14g/mlDZP8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5.16%,对附着胞形成的抑制率则可达100%  相似文献   
2.
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链霉菌702菌株所产抗真菌单体组分DZP8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的生长、菌核的形成及萌发,以及对稻瘟病菌菌丝的生长、分生孢子的形成及萌发、附着胞的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真菌单体组分DZP8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和EC90分别为1.81、3.35和37.01、136.21 μg/mL;在48.01 μg/mL DZP8处理下,菌核形成率仅为39.21%,形成时间比 对照延迟216 h,干重比对照减少81.37%;33.51μg/mL DZP8显著抑制菌核的萌发;160.08 μg/mL DZP8处理下稻瘟病菌产孢量仅为对照的9.29%,20.14 μg/mL DZP8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95.16%,对附着胞形成的抑制率则可达100%.  相似文献   
3.
木荷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硅胶柱层析、RP-18柱层析对木荷活性级分进行分离,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木荷各活性级分对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各级分在试验浓度下对稻瘟病菌菌丝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M2IGR5的EC50值为16.4143 μg/mL,EC90值为76.1582 μg/mL;M2IGR5R1、M2IGR5R2、M2IGR5 R3、M2IGR5R4上清液成分EC50值分别为62.8415、13.1103、18.5500、29.6187μg/mL,EC90值分别为210.7384、51.9870、74.4309、217.1198 μg/mL;M2IGR5R2、M2IGR5R3、M2IGR5R4沉淀物EC50值分别为9.1313、8.7662、9.6927μg/mL,EC90值分别为17.6899、17.5825、205.3981 μg/mL.各活性级分中M2IGR5R2、M2IGR5R3沉淀物EC50和EC90值最小,抑菌活性最强,具有开发成植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链霉菌702菌株所产抗真菌单体组分DZP8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机制,在显微镜下观察DZP8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形态的影响,并测定DZP8对水稻纹枯病菌内含物渗漏的影响以及对细胞膜的损伤。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抗真菌单体组分DZP8能够引起水稻纹枯病菌发生一系列菌丝形态变化,1.81μg/ml和3.35μg/ml DZP8处理24 h可使水稻纹枯病菌菌丝内出现大液泡,菌丝表面粗糙,内含物增多,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菌丝逐渐扭曲并呈现出不规则缢缩。20.10μg/ml DZP8处理可导致菌丝培养液电导率增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渗漏,菌丝膜脂质过氧化。DZP8在较低浓度(1.81μg/ml)下就能够引起水稻纹枯病菌菌丝形态的变化,但只有在较高浓度(20.10μg/ml)时才造成细胞膜的显著损伤,说明细胞膜可能为DZP8的一个作用位点,同时还可能存在其他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