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近40年来,淮安市主要土属pH逐年下降,土壤酸化趋势明显。粘黄土、姜黑土及白岗土pH下降最多,分别降低1.3、1.0和0.5,降幅均超过10%;沙土、淤土及两合土pH分别降低0.8,、0.5和0.5,三种土属pH降幅均高于6%;潮黄土近40年pH下降最少,为0.3,降幅3.75%。  相似文献   
2.
研究淮安市不同农域、不同土壤类型1982年以来土壤p H值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3年全市省级监测点耕层土壤p H值在5.4~8.1,平均值7.0,平均值与1982年相比减少0.8个单位;1982—2013年,土壤p H值平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2013年,土壤p H值基本趋于稳定。氮肥过量施用是农田土壤酸化加速的首要原因,其次作物根系分泌物直接导致根际土壤p H值降低。另外,生理酸性肥料的施用也会引起土壤p H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对淮安市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1982年以来速效钾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近6 a农田主要作物钾素收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全市省级监测点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在53.0~256.0 mg/kg之间,平均值为112.9 mg/kg,平均值与1982年相比减少5.90%;1982-2013年,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总变化趋势为上升-下降-平稳略降,其中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这4年,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已经低于1982年土壤普查时结果;2008-2013年连续6 a钾素亏缺数量较大,平均年亏损达167.1 kg/hm2。  相似文献   
4.
聚类分析方法是土壤研究中的一种合理有效方法.以淮安市清浦区有代表性的84个土壤样品为例,研究土壤的6个农艺性状,根据聚类中心表将土壤肥力状况分为5类.聚类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可将土壤养分状况相似或相同的归为一类,更符合土壤养分的实际,便于土壤工作者开展土壤肥力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为全面、准确地掌握淮安市土壤有机质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淮安市27个土壤肥力监测点历年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掌握全市土壤肥力长期定位监测点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化。[结果]1982~2008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大幅上升,增加83.2%,平均年递增2.87%;2009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放缓并趋于平衡,各类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至最高点后基本稳定于22.1~23.7g/kg之间。[结论]该研究可为土壤肥力评价和耕地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质量控制图在土壤有机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样品检测中,质量控制是其中重要的环节,是能否提供准确、可信数据的前提。在日常批次样品检测过程中,通过编号为GBW07413a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对检测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表明:2012年29批次样品及2013年13批次样品的检测结果在均在上下控制限范围内,最小值12.1 g/kg,最大值14.6 g/kg。42批次检测结果平均值为13.2 g/kg,相对标准偏差为4.54%,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选用LY/T 1236-1999叶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曳和LY/T 1235-1999叶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曳方法,检测2010要2012年度淮安市7个县(区)108个乡镇共4 154个土壤样品。分析汇总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全市7个县(区)速效钾含量均值最低92 mg/kg、最高199 mg/kg,缓效钾含量均值最低509 mg/kg、最高714 mg/kg;全市速效钾及缓效钾含量均值分别为153 mg/kg和600 mg/kg。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近20年对淮安市农田主要作物肥料投入与产出的养分平衡定点监测,结果表明:氮素投入盈余过剩,磷素仍有盈余,钾素亏缺数量较大,耕层土壤种植小麦、水稻以及经济作物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地力贡献率逐年下降。2008—2012年氮素投入平均盈余259.05 kg/hm2,磷素平均盈余76.05 kg/hm2,钾素平均亏缺211.35 kg/hm2;2007—2012年地力贡献率平均年递减3.6个百分点,小麦对肥料的依赖性高于水稻,平均高出6.5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对化学肥料的依赖性更高,平均分别高出小麦、水稻12.1、1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