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对武夷山风景区5个核心景点土壤重金属和理化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Cu和Ni基本无污染,Zn、Pb和Cr达到轻污染,污染程度为Pb >Cr> Zn.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天游峰(2.12)>水帘洞(1.36)>一线天(1.22)>大红袍(1.14)>大王峰(1.02).景点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高于对照样,除Ni外,景点与对照点土壤中Cu、Zn、Pb和Cr含量差异不显著,因此旅游活动使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上升趋势,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2)景点土壤容重大于对照样,而土壤有机质、全氮等化学指标及土壤肥力指数小于对照样.景点土壤的肥力指数:大红袍(1.07)>大王峰(0.79)>水帘洞(0.66)>一线天(0.63)>天游峰(0.47).景点与对照样土壤肥力指标差异显著,因此旅游干扰对土壤性质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在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旅游的同时,作为重要旅游资源的植被景观所受干扰日渐明显。通过样地调查,采用敏感水平、群落景观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信息指数等一系列植被景观特征指标,分析了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及植被景观特征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影响因子主要受人文地理因子的影响,受自然地理因子的影响小。②相对于自然地理因子而言,人文地理因子(即旅游干扰活动)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旅游植被景观特征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在今后景区旅游开发中要特别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规划,以保护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曲溪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2-2007年九曲溪流域5个监测断面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粪大肠菌群、pH及重金属7个水质指标的监测分析,探讨人类活动对武夷山九曲溪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了解其水质现状。结果表明,九曲溪流域2002-2007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Ⅱ类标准,但个别年份粪大肠菌群数量及重金属含量标超标使水质降到Ⅲ类标准。九曲溪上游水质相对较好,但水质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中游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总磷、粪大肠菌群及重金属是水质污染的3个限制因子。据此,对九曲溪水资源环境的改善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九曲溪生态保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九曲溪生态保护区5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次生林、人工林、经济林、茶园、稻田)0—20 cm表层土壤性状进行分析,并选取与土壤肥力质量关系密切的土壤容重、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运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方式各评价指标均表现出差异显著(P<0.05);与次生林相比,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状况、持水性能及大部分土壤养分呈下降的趋势,人为施肥使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5种土地利用方式按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排序为次生林(4.046)>竹林经济林(2.944)>稻田(2.632)>马尾松人工林(2.478)>茶园(0.569)。因此,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南方地区,采取封山育林和种植阔叶林的植被恢复措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九曲溪生态保护区次生阔叶林、马尾松人工林、竹林和茶园4种类型林地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及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林地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均为2.375~2.658(干筛)和2.627—2.863(湿筛),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在0~20、20—40、40—60cm土层均表现为:阔叶林〈竹林〈马尾松林〈茶园,且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种林地干筛和湿筛条件下〉0.25mm的团聚体百分数和〉5mm的大团聚体百分数与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即阔叶林的最大,竹林和马尾松林次之,茶园的最低;而结构体破坏率与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表现为一致的变化趋势,0-60cm土层为阔叶林(21.31%)〈竹林(26.18%)〈马尾松林(31.98%)〈茶园(38.25%);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平均质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及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次生阔叶林土壤疏松,持水能力强,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好;竹林和马尾松林次之;茶园土壤结构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