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林蛙南移广东粤北山区全人工养殖,在当地优越条件下,当年就能快速生长到32g。研究表明,粤北山区的温度条件与食物多样性是促进林蛙快速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北林蛙在粤北山区4种不同越冬模式下的越冬情况。[方法]在粤北山区设置室外水陆越冬、室外水越冬、室内旱越冬与室内冷冻箱水越冬4种越冬模式,将东北林蛙分别放在这4种越冬模式下进行越冬管理。记录时间、温度以及东北林蛙的越冬情况;同时,对越冬前后的各组东北林蛙分别进行数量统计与体重测量,计算林蛙在越冬期的体重消耗率和成活率。[结果]室外水陆越冬模式与室外水越冬模式中林蛙成活率仅有40.0%与41.5%,室内旱越冬与冷冻箱水越冬模式中林蛙成活率达到了82.0%与84.5%。[结论]温度、越冬模式以及东北林蛙自身的肥满度是影响东北林蛙在粤北山区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10日~2008年4月14日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东北林蛙人工养殖场进行了东北林蛙室内越冬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东北林蛙在室内越冬是可行的;一龄蛙、二龄蛙、三龄蛙的越冬成活率分别为92.6%、84.5%、87.2%;越冬期间,三龄东北林蛙的体重下降最大,减重率为5.65%;一龄东北林蛙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体质虚弱.  相似文献   
4.
2010年6-8月,对广东天井山林场新桥区的两栖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无尾两栖类22种,隶属于5科14属。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454 1,均匀性指数为0.799 2。福建大头蛙、沼水蛙、花臭蛙、黑眶蟾蜍为本区的优势种,而宽头短腿蟾、镇海林蛙、大树蛙等种类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体型中小,具有很多天敌,南移至粤北山区后,属于一种入侵物种,更是发现了许多新的天敌,对林蛙南移养殖存在严重的危害,经过2 a的林蛙饲养管理,目前已掌握了一些防治林蛙天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棘胸蛙蝌蚪胚后发育变化过程及蝌蚪饲养技术。[方法]采用模拟生境法,对粤北天井山林场棘胸蛙蝌蚪进行人工饲养,观察发育状况,并与自然环境下的蝌蚪进行对比。[结果]蝌蚪从卵膜孵化后需31~32 d才进入胚后发育。蝌蚪胚后发育共需60~61 d,其中26~30期需12~17 d、31~37期需24~26 d、38~41期需9~13 d、42~46期需11~12 d。蝌蚪自孵化出膜经91~92 d可变态成幼蛙。经独立样本T检验,该试验饲养的蝌蚪与野外自然环境下相同分期的蝌蚪,头体长及全长总体平均值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模拟生境法,人工饲养的蝌蚪发育正常,饲养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粤北山区养殖的林蛙容易诱发传染性肝炎。此时需要改善林蛙的饲养环境,并用硫酸链霉素治疗林蛙肝炎病,但用药剂量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加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