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粘虫幼虫为害量大,虫笼内平均每头幼虫可为害大麦12.94±1.59株,叶16.94±3.26片,其中剑叶10.50±1.43片,由于天敌控制作用,田间粘虫存活率与虫口密度显著呈幂函数关系,实际为害仅为虫笼内的一半左右。 调查表明,株受害率与3龄高峰期虫口密度及麦株密度显著相关;受害株损失率与为害时期显著呈指数函数关联;田块损失率与株受害率亦显著呈指数函数关系,组合各关系式,建立了以虫口密度预测受害株率和损失率的模式 组建立了一个经济阈值模型 据此,提出下列经济阈值 早发年:每亩6000头; 常发年:每亩10000头; 迟发年:每亩15000头。  相似文献   
2.
利用田间系统调查资料和文献报道资料,组建了水稻褐飞虱种群动态模拟模型,该模型采用生理时间、主要成分包括迁入种群的迁入时间、数量和格局;密度、生育阶段、温度、天敌和人为措施对死亡率和生殖力的影响;密度、生育阶段和短翅型比及迁出率的关系.有效性检验表明,该模型模拟的种群时间和数量动态与实际观察动态相似,在对比检验的10组历史资料中,模拟预测的全部主害代高峰期和9组主害代高峰虫量与实测值相符.实测种群动态与模拟种群动态间的差异表明,深入研究秋季低温对生殖力和死亡率的持续影响,研究田间天敌作用的正确评价及水稻生长模型,将有助于理解和预测褐飞虱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