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北京地区白杨透翅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白杨透翅蛾在北京地区为害杨树目前所有栽培树种,每年发生一代,偶有二代,以幼虫在树干遂道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为害,2.白杨透翅蛾主要营两性生殖,偶有孤雌生殖现象,雌虫羽化后性器官已经成熟,当天就可以交配产卵,成虫借助雌虫腹部末端8-9节节间膜背面伸出的乳头状性信息素分泌腺分泌的气味招引雄虫来交配,每只成虫一生只交配一次,未发现重复交配现象。3.用0.5%的Thio-TEPA丙酮溶液浸蛹,有50%左右的蛹不能羽化,羽化的雌虫不产卵,通过生殖系统的解剖发现,雄虫睾丸比正常的小,雌虫卵巢管发育不全,甚至有些半边卵巢完全不发育,卵巢管内卵细胞稀少,半数以上不能成熟,4.天敌:幼虫阶段有啄木鸟和寄生蜂,蛹期有镰刀菌属真菌,螨类和蚤蝇科寄蝇。  相似文献   
2.
1、白杨透翅蛾在北京地区为害杨树目前所有栽培树种。每年发生一代,偶有二代,以幼虫在树干遂道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为害。 2、白杨透翅蛾主要营两性生殖,偶有孤雌生殖现象。雌虫羽化后性器官已经成熟,当天就可以交配产卵。成虫借助雌虫腹部末端8—9节节间膜背面伸出的乳头状性信息素分泌腺分泌的气味招引雄虫来交配,每只成虫一生只交配一次,未发现重复交配现象。 3、用0.5%的 Thio—TEPA丙酮溶液浸蛹,有50%左右的蛹不能羽化,羽化的雌虫不产卵。通过生殖系统的解剖发现,雄虫睾丸比正常的小,雌虫卵巢管发育不全,甚至有些半边卵巢完全不发育,卵巢管内卵细胞稀少,半数以上不能成熟。 4、天敌:幼虫阶段有啄木鸟和寄生蜂、蛹期有镰刀菌属真菌、螨类和蚤蝇科寄蝇。  相似文献   
3.
杨干透翅蛾性引诱剂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一、材料1.性引诱剂;顺3,顺13—十八碳二烯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成。2.诱捕器:为粘胶屋脊形,自制。3.粘虫胶:为辽宁锦州南山化工厂生产。  相似文献   
4.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我国北方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据在北京市调查,每年苗木被害率可达70%,防治又较困难,采用40%氧化乐果1:800倍液喷洒,需喷6—8次,才能控制。1982—1984年采用白杨透翅蛾性引诱剂反3、顺13-十八碳二烯醇对成虫发生期进行监测,可准确地预测成虫发生期在北京地区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初期,直至10月中旬结束,历期可长达5个月之久,并测到有第二代成虫的出现。性诱与化防相结合,不仅减少喷药次数,有利于改善环境和保护天敌,而且提高防治效果,每亩在不喷农药的情况下可挽回损失95元。诱芯采用200μg剂量即可,诱捕距离可达100—200米。在整个成虫羽化期不必更换诱芯。  相似文献   
5.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普遍发生在杨树适生地区,危害杨树幼苗及大树1—2年生枝条,特别是幼苗被害严重时可使全部死亡。目前对该虫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在成虫羽化期连续喷药,但由于喷药次数太多,影响天敌的繁殖,还污染环境,为此,作者等从1982—1985年对华北地区的白杨透翅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摸清了它的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及发生发展规律,并以化学药剂与性信息素诱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板栗兴透翅蛾Synanthedon castanovora Yang et Wang(N.S)sp.n.幼虫为害板栗,在树干或侧枝上形成虫斑,导致虫斑上部枯萎、树皮干裂,严重时栗树大枝或整株枯死。该虫一年2代,以幼虫在受害树的树皮裂缝内越冬。  相似文献   
7.
<正> 白杨透翅蛾一生只交尾一次,成虫性成熟后,雌蛾释放性信息素招引雄蛾来交尾。因此有可能利用性信息素大量诱捕法来防治该种害虫,白杨透翅蛾性信息素是高效力的,200μg的剂量有效范围可达1万平方米,在长达半年内都能招引雄蛾。现在我国已能用人工方法合成白杨透翅蛾性信息素,每个诱捕器只花几角钱。所以,利用性信息素大量诱捕成虫和监察虫情都是最方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白杨透翅蛾性引诱剂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我国北方杨树主要蛀干害虫之一,据在北京市调查,每年苗木被害率可达70%,防治又较困难,采用40%氧化乐果1:800倍液喷洒,需喷6-8次,才能控制。1982-1984年采用白杨透翅蛾性引诱剂反3,顺13-十八碳二烯醇对成虫发生期进行监测,可准确地预测成虫发生期在北京地区5月上旬为成虫羽化初期,直至10月中旬结束,历期可长达5个月之久,并测到有第二代成虫的出现,性诱与化防相结合,不仅减少喷药次数,有利于改善环境和保护天敌,而且提高防治效果,每亩在不喷农药的情况下可挽可损失95元,诱芯采用200μg剂量即可,诱捕距离可达100-200米,在整个成虫羽化期不必更换诱芯。  相似文献   
9.
榆兰叶甲(Galerucella aenescens F.)各个时期种群的组成、生理状况、温湿度变化与药剂药效有着密切的关系。(1)榆兰叶甲的抗药性与生理状况的关系如下:幼虫阶段1龄<2龄<3龄<老熟;成虫阶段新羽化成虫<越冬成虫飞出盛期<成虫补充营养期<成虫准备越夏期。(2)季节温湿度变化对药效的影响:气温低时DDT的药效比敌百虫高,死亡速度亦快;但气温高时,敌百虫又比DDT的药效高,致死速度亦快;鱼藤酮的情况与敌百虫相似,但不象敌百虫表现得那么显著。(3)昼夜温湿度变化对药效的影响:早晨和中午喷药,喷药时和喷药后的温湿度变化不同,直接影响各种药剂对叶甲的药效速率,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20—25℃)对最后死亡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