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为了改善餐厨垃圾脱水和脱油性能,提高处理效果,对餐厨垃圾湿热工艺中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2因素5水平的完全试验,分析了湿热处理产物的比阻、脱水率和可浮油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餐厨垃圾固相脂质浸出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湿热处理参数对餐厨垃圾脱水和脱油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初期,垃圾脱水率下降,加热40min后,脱水率开始上升,且温度越高,上升越快,180℃加热100min达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餐厨垃圾脱油性能呈上升趋势,温度越高,上升趋势越明显;当温度达到1  相似文献   
2.
甘筱  任连海 《绿色科技》2013,(2):221-226
针对地沟油的特性,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法研究了地沟油脱色效果,对比了活性炭和活性白土的脱色效果,运用Box-Behnken Design方法对地沟油脱色条件进行了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白土更适合对地沟油的脱色;选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和催化剂用量作为控制因素,经拟合后预测方程为:R=70.22+8.55×D-6.78×BC-10.47A2-6.82B2-5.18C2-4.93D2;最优脱色效果为:反应时间43min、111℃的反应温度、350r/min的转速、13.8wt%的催化剂用量,能达到75.4%的脱色效率。同时,能去除地沟油的臭味,能够作为下一步制取生物柴油的原料。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湿热预处理对餐厨垃圾高温干式厌氧消化的影响,在含固率为20%、发酵温度55℃的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试验。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湿热预处理的加水率、温度、时间对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后餐厨垃圾的理化性质有明显变化,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以及TS和VS的去除率明显升高。当湿热预处理条件为加水率50%、温度120℃、时间80 min时,SCOD值最高,为101050 mg/L,比未处理时提高了5.6倍。同样,该条件下日产气量出现的两个产气峰值最高,累积产气量也最高,为269.10 ml/gVS,与未处理相比累积产气量提高49.4%。各因素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气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温度>时间>加水率,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产气量有显著性影响,加水率对产气量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4.
郝艳  任连海  王攀 《绿色科技》2013,(12):143-145
指出了城市固体废弃物产量迅猛发展,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危害,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现状和技术,对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为发展和借鉴新的技术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PCR-DGGE技术研究芦苇秸秆氢气-甲烷厌氧联产过程中,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厌氧联产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分布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产氢阶段初期,细菌群落相似性较小,随着厌氧联产的进行,细菌种类逐渐增多并在产氢高峰期保持稳定,群落相似性较高,戴斯系数(Cs)为83.6%(第12、24小时,泳道H3和H4)。产甲烷高峰期Cs值达到87.4%(第210、258小时,泳道M6,M7),群落结构稳定,产甲烷末期Cs值降低至51.5%(第210、432小时,泳道M6,M9)。序列分析表明,Enterobacter aerogenes产气肠杆菌是具有高效产氢潜力的兼性厌氧细菌,Sedimentibacter产氢产乙酸菌是产氢阶段的优势微生物。Clostridium thermocellum嗜热纤维素菌是厌氧联产过程的优势微生物,具有降解纤维素功能,对芦苇秸秆的能源化利用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为反应溶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NKC -9和 TiO2、Al2O3、ZrO23种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对葡萄糖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5-HMF)的催化效果。考察了3种金属氧化物不同的焙烧温度以及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对5-HM F产率以及葡萄糖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l2 O3的催化活性高于TiO2和ZrO2,其中550℃下焙烧得到的Al2 O3的催化活性最好。当NKC-9添加量为0.05g ,Al2 O3用量为0.05g ,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1.5h时,5-HM F产率最高可达54.3%。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游离脂肪酸含量过高会对餐厨废油后续碱性酯化处理产生不利影响,通过碱液对壳聚糖进行(活化)改性,并对不同活化条件下的壳聚糖吸附餐厨废油中游离脂肪酸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壳聚糖在40℃,0.9mol/L NaO H -乙醇溶液中活化6h后,吸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再与餐厨废油发生吸附,当吸附时间为6h ,吸附温度为65℃时,吸附量最大,为131.1mgKO H/g。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细菌在碳源充足、氮源缺乏的情况下产生的作为胞内碳源和能源储存物的生物聚酯,P H A作为一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可替代传统塑料。然而高于传统塑料5~10倍的生产成本是限制PHA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以废弃油脂为碳源生产 PHA ,不仅能有效降低PHA成本,同时可以为废弃油脂的资源化提供合理的途径。综述了近年来废弃油脂用于PHA合成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赵苗  任连海  王攀 《绿色科技》2013,(12):146-149
指出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产量越来越大,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对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三种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餐厨垃圾废水制备液态固氮菌肥的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餐厨垃圾废水进行液态固氮菌肥制备,以圆褐固氮菌为实验菌种,考察餐厨垃圾在不同湿热预处理条件下,固氮菌在餐厨垃圾废水中的生长情况及废水水质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湿热预处理对固氮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固氮菌的培养过程中,餐厨垃圾废水中SCOD和还原糖的去除率分别从71.8%和56.1%提高到74.5%~84.9%和63.6%~79.5%,表明湿热处理能够促进固氮菌对SCOD、还原糖的利用效果。在培养过程中,氨氮先有所升高后有降低趋势,pH值先降低,而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所升高,基本维持在5.71~6.06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