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9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遵义市湄潭县茶叶事业局,按照《湄潭县政府关于2007年茶叶产业的安排意见》,提出了今冬明春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4万亩。根据各乡(镇)工  相似文献   
2.
湄潭是贵州的茶叶之乡,种茶、制茶历史悠久,盛产优质茶叶,是全国重要的茶叶基地县之一,在省内外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近年来,湄潭围绕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制定一个规划、建好一批基地,扶强一批企业、打响一个品牌、培育一个市场、形成一大产业  相似文献   
3.
2001年10月29日10时03分,贵州省遵义市务川自治县蕉坝乡岩脚村老桥村民组农民陈某(24岁),无证驾驶一辆无牌农用运输车,违章载客13人(含驾车人陈某),当行驶至茅蕉公路47千米+244米处时,该车撞到了公路  相似文献   
4.
澧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在县农科所建立省级土壤总肥力监测点,对洞庭湖区河湖沉积物土壤的基础肥力和主要耕作制度下不同施肥方法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变化进行了连续6a的监测。结果如下:一季稻产量以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处理最高,达528.5kg/667m^2;配方施肥与50%有机肥处理区年均产粮均接近490kg/667m^2,三者均比习惯施肥处理显著增产。在土壤有机质变化方面,无肥区,习惯施肥区、配方施肥区呈下降趋势,而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区与50%有机肥区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5.
湄潭是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县,2008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09年,又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特色产茶县”称号,成为全国十大重点茶叶生产县和特色产茶县之一。湄潭物产富饶,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绿色生态茶乡。截止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1.8万hm2。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湄潭建成的茶场和茶叶研究所,为湄潭成为贵州茶业第一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茶产业由简单的一产向二、三产业的成功延伸,富了种茶百姓、活了涉茶企业、强了县域经济。近年来,黔北“小江南”湄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使湄潭进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湄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具有传统优势的茶、米、烟、畜等特色农业产业,全县走上了富有湄潭特色的富民强县道路。湄潭作为贵州省最大的茶叶生产县之一,茶叶产量从2001年的2346吨猛增至2008年7660吨,增幅达70%,建成了农业部定点茶叶市场。全县主打“中国茶海、休闲湄潭”旅游品牌,2009年,共接...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遵义市湄潭县栗香茶业公司与贵州省茶科所合作专门成立了冷水泡茶科研组。经过专家们无数次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各种物质逐渐浸出,从而在常温冷水冲泡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公路修到了许多山区乡镇,农民出行已不是难事。然而有些农户不顾安全,用农用运输车超载拉货、载人,且现象极为普遍,以至重特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2002年1月11日下午5点30分左右,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县永东镇茅坡村村民宋某(男),驾驶一辆刚从遵义市  相似文献   
8.
9.
湄潭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和原产地,也是世界茶叶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有产茶县(市)1000多个,茶叶已成为许多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湄潭县是贵州省茶叶的主要出口基地,也是全国无公害茶叶基地县之一。该县通过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的茶叶品牌。湄潭物产富饶,是久负成名的"黔北小江南",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绿色生态茶乡。截止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8.5万亩,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湄潭建成的茶场和茶科研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迅速,茶业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等都有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品牌建设上,许多茶叶产区的地方政府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致力于茶叶区域品牌建设,一大批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区域品牌脱颖而出,“湄潭翠芽”区域品牌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