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长安城是唐代牡丹栽培的中心,这一点在唐代遗存资料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可以这样说,我国牡丹栽培是从唐代开始的,而唐代牡丹栽培是从长安开始的.所以,我们要为牡丹文化溯源,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唐代长安城牡丹引种与传播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2.
付先召 《农业考古》2013,(1):249-253
前人研究牡丹,虽引唐诗,但没有深入分析唐诗与牡丹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钩沉爬梳唐诗中有关牡丹的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分析得知:盛唐之前,长安城内牡丹分布较窄,主要是在宫廷和达官贵人府第等处;中唐时期,牡丹于长安城内分布广泛,私宅牡丹和公共场所的种植数量明显增多;晚唐时期,因战乱较多,长安城内的牡丹种植明显减少,并呈现渐次向南方转移的趋势.牡丹所象征雍容华贵、幸福安康的意境,迎合了大唐盛世百姓祈愿繁荣昌盛、富贵平安的美好愿景.虽唐末多乱,长安牡丹种植渐趋减少,但唐牡丹文化的内涵却深入人心,仍是古人祈求尊贵安康的精神寄托.唐朝是中国牡丹文化形成的里程碑,长安是牡丹文化的孕育之地.它影响带动了各地牡丹的种植,保存了牡丹存续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牡丹起源考     
付先召 《农业考古》2007,740(4):257-261
建国以来,我国的国花一直处于待定的状态。这期间,我国也曾就国花评选问题召开过多次会议,素有“国花”之称的牡丹均榜上有名。这吸引了更多人喜欢牡丹、研究牡丹。在研究的过程中,牡丹的起源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对牡丹的源流问题进行重新整理、深入研究就愈显得重要了。  相似文献   
4.
付先召 《农业考古》2012,(1):114-118,129
牡丹诗是牡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牡丹诗从多个侧面映射出牡丹文化的内涵。唐代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有关牡丹的诗歌。这些诗歌或是唯美的"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1);或是叙述的"三条九陌花时节,万户千车看牡丹"(2);或是担忧的"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3);或是落寞的"他皆宴牡丹,独又出长安"(4)……这些诗歌从多个视角真实记载了唐代牡丹文化,值得我们深入其中,斟酌体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