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于显 《吉林农业》2011,(4):187-187
凌源市位于辽宁省的西南部,地处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处,气候条件属半湿润半干旱丘陵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460mm,平均气温8.1℃大于10℃积温3400℃,平均日照时数2884h,无霜期145d。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16%,是当地的主栽作物。根据近2年凌源市开展的国家级和省级“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项目”和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完成的“耐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成果,文章就以“郑单958”为代表的耐密玉米一季产量1t/667m^2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2.
于显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170-170,181
在凌源市宋杖子镇进行耐密玉米机械覆膜点播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总结了耐密玉米机械覆膜点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黄毅  李真  于显 《新农业》2011,(7):37-38
东北旱农区耕地目前存在旱、薄、瘦三大问题。旱,即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春旱频率在90%,秋吊和卡脖旱也经常发生,春季受旱面积达旱耕地面积的80%。薄,是指30多年来的个体耕种管理和农机的小型化,无力进行土壤的深层改良和培肥,致使全区土壤耕层仅有15~17厘米,土壤的水、肥库容严重萎缩。  相似文献   
4.
于显  于洪志 《新农业》2011,(1):23-23
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把在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农民种谷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有着独到优势的凌源市谷子生产列为优势区域,凌源地区生产的谷子产量高、米质优盛誉全国。为了进一步提高谷子生产水平,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09年从河北巡天种业引进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培育的杂交谷新品种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  相似文献   
5.
试验于2008年在凌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地进行.选用密植型玉米新品种辽单565和郑单958,种5 000株/667m~2、4 500株/667m~2、4 000株/667m~2与当地主栽老品种丹玉39种植3 200株/667m~2为对照,进行了双垄地膜覆盖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密植型品种实施地膜覆盖种植时所选用品种及密度:辽单565的种植密度是5 000株/667m~2,郑单958种植密度首选4 500株/667m~2.  相似文献   
6.
王会志  于显 《杂粮作物》2009,29(4):265-266
青贮玉米是指玉米在乳熟期至蜡熟期间,采取整株收获,然后切碎加工或贮藏发酵,调制成饲料,饲喂以牛羊为主的草食家畜.随着朝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畜牧业大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解决牲畜"口粮"问题已成为畜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而玉米已由过去的重要粮食作物转变为主要的饲料作物,青贮玉米在饲料生产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此我们安排本次试验,选出适宜朝阳地区的青贮玉米品种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选用密植型玉米辽单565和郑单958两个新品种,每667m2种植5 000株、4 500株、4 000株,以当地主栽品种丹玉39每667m2种植3 200株为对照,进行了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密植品种增加密度后都比对照品种产量高.郑单958每667m2种植5 000株、4 500株、4 000株的分别比对照品种丹玉39增加36.15%、22.82%、20.06%;辽单565每667m2种植5 000株、4 500株的分别比对照品种丹玉39增加19.2%、15.1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