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为明确抚育间伐和施肥综合改培技术措施对江西大岗山地区樟树成龄低质人工林生长、蓄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课题组在安福县明月山林场泰山分场设置试验林,对樟树人工林实施综合改培措施与未采取经营措施的进行对照,分析效果效应。【结果】综合改培措施实施1年后,樟树径向生长量比对照提高了33.33%,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比对照提高了31.71%。年均净效益增长为12782元/(hm2·a),比对照提高了2644元/(hm2·a),投入产出比1∶4.81。【结论】樟树低质人工林采用综合改培措施,效果明显,并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合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余市食用林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通过采集新余市4个行政区域的油茶、竹笋产地土壤样品,测定总砷(As)、铅(Pb)、镉(Cd)、铬(Cr)和总汞(Hg)5种重金属含量,应用土壤单项污染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和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新余市不同行政区域、不同林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发现,新余市油茶、竹笋产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平均值和最大值均未超过《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 1678—2014)中的限量值;4个行政区域的2种林地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为0.197~0.629,污染负荷指数为0.410~0.417,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系数均小于40,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小于100,表明新余市食用林产品(油茶、竹笋)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均处于较低水平,未出现明显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