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枞阳县岱鳌山三贞庵前有株古青檀,树形苍古,树体残破,姿态奇异,树高17米,树冠蓬松。树周围长有不同规则的侧枝,枝干扭曲似钢丝绳索。其中有两根大侧枝峥嵘突屹,蜿蜒扭裂,主干将四根侧枝分成两半,两边各如雄鹰飞翔之势。枝叶浓密,葱茏苍翠.十年动乱“破四旧”时,庵堂被毁,古青檀曾得众人保护,得于幸免一此后,有一天,一把火从枯竭的树心烧起,毁掉大部分枝干,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夏,一种原本以水稻为危害对象的卷叶螟首次在当涂县养蟹池中被发现,并大面积暴发,对扁担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造成严重破坏,继而对河蟹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经初步鉴定为显纹纵卷叶螟。两年多来,我们对这种害虫进行了跟踪调查,基本摸清其发生规律和对池塘水草的影响,并掌握了对其处理的方法。一、显纹纵卷叶螟发生规律和危害显纹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稻纵卷叶螟的近似种。显纹纵卷叶螟整个生活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成虫体长6~7毫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沟养殖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河沟生态特点,认为可将河沟划分为宽浅型和窄深型两种类型,浅滩面积占40%以上的宽浅型河沟养殖河蟹效果较佳,应侧重养蟹;浅滩面积低于40%的窄深型河沟养殖河蟹则不理想,应侧重养鱼.  相似文献   
4.
182006.1培育和保护好水草、螺蛳等水生生物资源,是决定河蟹养殖成败的关键。但是,把无草无螺的“光水塘”当年培育成草湖型养殖水体,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我站于2005年初在大陇乡选择了三个塘口进行“光水塘”当年培育成草湖型养殖水体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经过一年的生  相似文献   
5.
<正>采用小样本的方法开展研究,在安徽省当涂县海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选择了11个塘口共计368×667 m2精养池塘,分两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一种模式为蟹塘鳢虾混养模式,面积232×667 m2,共7个试验塘口,5个养殖户;另一种模式为蟹鳜混养模式,面积136×667 m2,共4个试验塘口,4个养殖户。1塘口选择与池塘的清整消毒用于试验的塘口要求水源充足,供电正常,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6.
正1养殖条件及方法选择虾蟹精养池塘1口,面积28×667 m~2,主养河蟹与青虾,配套微孔管道增氧设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1塘口选择与池塘的清整消毒用于试验的塘口要求水源充足,供电正常,水质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塘口为养殖1年以上的老塘口,冬季干塘后,对蟹沟(环形沟和中间沟)的过多淤泥进行清理,蟹沟留有斜坡,坡比1∶2。池塘清整后全池用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河蟹市场价格呈逐年下降趋势,单纯的追求规格已不再有竞争优势。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各地都在探索新的养殖模式。当涂县大陇乡渔业科技示范户王厚乾2008年在河蟹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每亩产河蟹超90千克、效益超5000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8.
严爱平 《科学养鱼》2004,(10):42-42
当涂县大陇乡南柘村水产养殖专业户汪继贵,2002-2003年在利用河沟水草生态修复技术养殖大规格优质河蟹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当地科学致富的典型。现将他两年来利用河沟水草生态修复技术养殖大规格优质河蟹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9.
养蟹要养水,养水就要种草。培养优质草养殖水体是养殖优质大规格河蟹的重要前提。成蟹养殖生产中常用的水草主要有四种:金鱼藻、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这四种水草都是沉水性植物,也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可用于养殖河蟹的水草良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继淡水小龙虾遭"价格闷杀"后,河蟹也遭遇了寒冬。面对低迷的河蟹市场,养殖户充满了迷茫,河蟹养殖路在何方?一、形成2019年蟹价低迷的原因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现象上看。一是河蟹中秋节刚上市时品质极差,严重挫伤了市场的消费信心,造成市场交易量小,积压多,价格上不去。二是流通环节多、成本大。一只河蟹从塘口走上市民的餐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