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分析并比较了美系獭兔与皱襞型獭兔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美系獭兔和皱襞型獭兔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44,其中21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性染色体XX(♀)、XY(♂)。常染色体分为4组,A组(1~9号)为中着丝粒染色体,B组(10~13号)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C组(14~17号)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D组(18~21号)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两组兔常规染色体核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稻穴点播麦是在土壤含水率高于30%甚至土壤水分达到饱和状态的稻板茬上进行的,是按照水稻穴栽时的规格(株行距)用手指象插秧似地在稻桩穴的南缘将三麦种子点播入土。这种方法如在秋播时遇到阴雨连绵,则可穿戴雨具在田间按时播种;如逢秋旱可在前茬养老稻时适当晚断水,稻收后立即选用半冬性或抗寒性强的春性小麦在土壤潮湿时适期早播;如在迟  相似文献   
3.
獭兔养殖是我国农村养殖业中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其主要优势是投资少、见效快。獭兔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皮毛和肉质上,只有科学饲养,才能产出优质皮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獭兔养殖是我国农村养殖业中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其主要优势是投资少、见效快。獭兔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皮毛和肉质上,只有科学饲养,才能产出优质皮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广东省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从果子狸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病毒与人类SARS病毒有99%以上的同源性。进一步基因分析,证明该动物病毒就是人类SARS病毒的前体。这表明,非典病毒确实存在于部分野生动物体内,野生动物可能是这场非典魔疫的杀手。于是有人惊呼都是野生动物惹的祸,甚至有人动议株杀果子狸。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理性地思考这个问题。人类特别是处于非典重灾区的我们中国人更应该深刻地反省,野生动物也有其生存的权利,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我们人类却一味无限制地扩张,…  相似文献   
6.
江苏稻麦两熟地区的水稻大、中苗栽培法,预留秧池面积大,土地利用很不经济。作者在水稻小、中苗简化育秧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小中苗稻的产量形成特点和生产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研究了简化育壮秧的配套方法、省工节本耕作模式和高产优质群体调控技术,建立了麦茬小中苗单季稻节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该体系在大面积生产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合理利用秧田面积后,稻麦两熟复种指数提高10~15%,夏热总产提高10%以上,水稻亩产提高3.7~16.4%,每亩纯收益增加16.9~25%。  相似文献   
7.
根据旱育秧的特点,将常规育秧的塑盘底孔放大,改进为上下贯通蜂巢式秧盘,延长了塑盘育秧秧苗适抛叶龄期,应用普通免耕条播机干旋整田,免去了耕地环节;保留并利用麦茬田间沟系,免去了抛秧后开沟环节,采取全生育期保温为主的节水栽培技术,塑造抛秧稻优质高产群体,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水稻“蜂巢“塑盘旱育抛秧“免耕地、免开沟、增产、增收”(简称“双免双增”)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1.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不对称。众所周知,獭兔商品皮具有替代各种野生动物裘皮原料,且价廉物美、时尚的优势,近年来深受欧美国家和饿罗斯东欧市场的青睐,由于国内裘皮厂商具有加工成本廉价和传统的生产工艺能力优势,但对国内獭兔商品生产年总产量评估失当,一时对外承接期货计单量偏高,裘皮原料供不应求的情况,从而出现纷纷抬价争购现状,因此造成了只要养獭兔就致富的一哄而上的局面。而此时我国的獭兔生产企业、养殖场、养殖户受到利益驱动,纷纷加入炒种、倒种行列。全国所有獭兔养殖场、户,全是种兔场,倒种、炒种越热,而社会獭兔商品原料皮上市总量越少,故出现了獭兔市场高价高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免耕机播麦高产的生育指标 由于高沙土地区三麦生长期间热量资源较丰富,无明显越冬期,加上土壤通透性好、养分释放快和蓄肥能力差,使免耕机播麦常出现前期早发,中期脱力,后期施肥水平高的易倒伏、施肥水平低的易早衰,影响三麦产量。为此,我们从1985年起进行了小麦高产试验,並在梁徐乡搞了有1342.5亩田的小麦免耕机条播的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371.5公斤,比一般大田增产17.9%,基本形成了免耕机播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