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棉花感染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后,重者枝叶凋萎,全株死亡;轻者植株矮小,蕾铃稀疏,造成严重减产。为了比较抗病与不抗病品种感染棉枯萎病后生理代谢差异,我们选择了抗病品种陕棉4号和不抗病品种1818,进行了部分生理指标测定,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于盛花期用10-20mg/kgGA分别涂红花、黄花、幼铃和喷整株。试验结果表明,涂红花效果最好,比对照减少脱落40%-60%;涂幼铃次之,减少脱落18%-21%;喷整株更次,减少脱落6%-20%;涂黄花最差,减少脱落6%。产量统计结果,涂红花增产45%-86%;喷整株增产30%-3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就我国目前用于抗小麦干热风的几种化学药剂对蚕豆气孔开张度和小麦蒸腾失水的影响作了测定。结果表明,亚硫酸氢钠、石油助长剂、腐质酸、二氯化钙、水杨酸、8—羟基喹啉等,对蚕豆气孔的开张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使小麦叶片的蒸腾强度和相对失水率明显下降。磷酸二氢钾有促进气孔开张的作用,使蒸腾强度和相对失水率相应增大。浓度试验表明,0.5×10~(-2)M 的亚硫酸氮钠和二氯化钙,200ppm 的腐质酸,可使蒸腾降低50%以上,气孔开张度缩小60%左右。考虑到上述三种药剂对人畜无毒,且价钱便宜,值得进一步作大田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4.
材料和方法试验于1982年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附近的CSIRO灌溉研究中心进行.试验田设有12个10×50米的小区.四个灌溉处理,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麦品种Avocet于6月9日播种,每公顷播90公斤,东西行向,行宽180毫米.由于干旱,在分蘖始期,所有小区于7月28日灌水一次,保证了麦苗健壮和整齐.分蘖后的处理是:不灌水和灌水(士壤耗水40%、70%和  相似文献   
5.
三种抗蒸腾剂对蚕豆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腐酸、NaHSO_3及CaCl_2抗蒸腾剂对蚕豆的生理效应测定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抑制气孔开张、降低蒸腾的作用。200ppm的黄腐酸和1×10~(-2)M的NaHSO_3及CaCl_2可抑制气孔开张度的60%,降低蒸腾30%~40%。抗蒸腾剂降低蒸腾的主要时间是11~18时,这7个h的节水量约占一日内节水量的80%以上。抗蒸腾剂的药效能维持7d左右。黄腐酸和NaHSO_3在水分轻度胁迫时有明显促进光合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丁钟荣 《作物学报》1963,2(2):185-196
对几种水分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以组织液折光指数~(**)为最好,反应灵敏准确,以之考验不同农业措施、对冬小麦水分状况的影响,证明凡良好的处理组合,都可使组织液折光指数降低,产量相应增高。折光指数与净光合率、每日增重、籽实产量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根据折光指数与倒伏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作物灌溉指标的上限和下限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研究了NaHSO_3,CaCl_2,三唑酮(Tria)和黄腐酸钠(FA)4种抗蒸腾剂对冬小麦抗旱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药剂都有抑制蒸腾、增加气孔阻力、提高叶水势的作用。Tria有明显促进植株根/苗比的效应。药剂处理还提高了水分胁迫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及籽实产量,在生产上有一定应用价值。试验确定,各种药剂的适宜施用浓度,NaHSO_3和CaCl_2为1.0×10~(-2)mol/L,Tria和FA为300μg/g,有效期NaHSO_3和CaCl_2在8d左右,Tria和FA在9d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