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杂交油菜陕油10号的播期、施氮量、密度进行栽培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施氮量、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均对其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我地陕油10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9月10—17日,施氮量为300千克/公顷,密度为12—15万株/公顷,最高组合产量为3244.95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2.
介绍T两优华占在全椒县试验示范情况,评价该品种的综合表现及特征特性,总结出适宜该品种在本地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安徽江淮地区2006年中籼水稻结实不良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安徽省江淮中稻区2006年水稻结实不良的情况,一是由于8月中旬阶段性的高温引起部分花期热稳定性差的品种高温不实类型,另一类由于化学药害主要是除草剂残留伤害造成的穗发育障碍型不育;分析了2种主要类型水稻结实不良产生原因,提出了生产预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索国豪杂优1号、金优725水稻品种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2004年度全椒县农科所在本所进行了大面积生产示范,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1苗期情况1.1泡种4月23日泡国豪杂优1号,4月29日泡金优725。泡种前晒种半天,进行催芽,以日浸夜露方法催芽,种子用强氯精消毒。1.2苗床  相似文献   
5.
进行杂交抗虫棉全棉5号的播期、施氮量、密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播期、施氮量、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全棉5号在全椒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11—15日,施氮量为330 kg/hm2,密度为2.4万株/hm2,最高组合产量为4 519.4 kg/hm2。  相似文献   
6.
从技术原理与构思、验证品系优势、技术路线、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等方面介绍了高产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全棉5号的选育经过,并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杂交油菜陕油10号的播期、施氮量、密度进行栽培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施氮量、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均对其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我地陕油10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9月10~17日,施氮量为300千克/公顷,密度为12~15万株/公顷,最高组合产量为3244.95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Y两优689在全椒县试验示范情况,评价该品种的综合表现,总结了适宜该品种在当地栽培的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水稻新品种两优6611在全椒县的试验示范情况,评价了该品种的综合表现,总结出该品种的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适时移栽、科学施肥、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油6号是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双低品系沪油16为母本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双低油菜品种鉴6(浙双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沪油16/鉴6,经低世代采用开放选留种(尤其注重产量和抗性的选育)、F3代后采用田间农艺性状鉴定和实验室品质筛选同步定向选择,培育而成的.该品种具有高含油率、双低品质、茎秆坚硬、抗倒性较强、抗冻性较强等优点.2015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皖油2015003.文章从全油6号的选育过程、产量和产油量表现、品质抗性、特征特性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并提出了该品种的繁种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