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树木挖掘 1、树木的挖掘带土球移植,应保证土球完好,尤其雨季更应注意。 2土球规格一般按干径1.3m处的7—10倍,土球高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2/3左右。  相似文献   
2.
防护林是对气候调节作用,不断可以改善环境,还可以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在这些方面发挥这重要的作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现阶段防护林采伐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4.
近年来,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到应用,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本文中主要介绍了进行树木运输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丁建刚 《蔬菜》2006,(9):42-43
凡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贮存器官生长出可食用的芽苗、芽球、嫩芽、幼茎,均称为芽苗类蔬菜[1]。苜蓿芽苗含有钙、钾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对关节炎病、营养不良症状和高血压等都有良好的疗效。目前国内对苜蓿芽苗菜生产技术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在苜蓿芽苗菜生产过程中采取不同浸种时间、遮光情况以及营养液浓度等处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找出其最佳组合,为苜蓿芽苗菜的优质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当年生产的紫花苜蓿种子,KH2PO4,塑料育苗盘,黑色塑料薄膜,棉布,喷水器,卫生纸,温度计。2.方法试验在西南科技大…  相似文献   
6.
结球甘蓝下胚轴高效植株再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取材时期以及不同浓度BA NAA的组合和不同浓度AgNO3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 var capitata L.)下胚轴的不定芽分化率的影响,建立了结球甘蓝下胚轴高效植株再生系统,离体培养再生频率达到76%。最佳取材时期为6、7日苗龄,BA、NAA、AgNO3的最佳浓度配比为BA5.0mg/L NAA1.0mg/L AgNO37.5mg/L。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人能够数得上的“家珍”中,哈密瓜无疑天下闻名。遥想当年,作为雪水浇灌而出的西域珍馐,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地好评如潮,国内国际市场声誉颇高。遗憾的是,哈密瓜当时有市无量,商品瓜远远无法满足翘首期待的好“胃口”。  相似文献   
8.
结合Cre/loxp定位重组系统和杂种一代的育种特点,构建了雄性不育基因表达载体pCABARTABn和相应的恢复基因表达载体pBINPLUSCre.将位于质粒pTIABn中的雄性不育基因表达盒(含TA 29启动子、barnase基因及Nos终止子)切下插入中间克隆载体pGloxp 2个同向lox位点之间,再将上述表达盒连同lox位点切下插入pCAMBar,获得以除草剂Basta为筛选剂的雄性不育基因表达载体pCABARTABn.PCR方法从溶原菌BM 25.8基因组DNA扩增出Cre基因,克隆测序验证无误后插入PBI 525 CaMV 35 S-35 S双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再将表达盒切下插入pBINPLUS质粒相应位点,得到恢复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NPLUSCre.  相似文献   
9.
人工雄性不育基因及恢复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Cre/loxp定位重组系统和杂种一代的育种特点,构建了雄性不育基因表达载体pCABARTABn和相应的恢复基因表达载体pBINPLUSCre。将位于质粒pTTABn中的雄性不育基因表达盒(含TA29启动子、barnase基因及Nos终止子)切下插入中间克隆载体pGloxp2个同向lox位点之间,再将上述表达盒连同lox位.占、切下插入pCAMBar,获得以除草剂Basta为筛选剂的雄性不育基因表达载体pCABARTABn。PCR方法从溶原菌BM25.8基因组DNA扩增出Cre基因,克隆测序验证无误后插入PBI 525 CaMV 35 S-35S双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再将表达盒切下插入pBINPLUS质粒相应位点,得到恢复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NPLUSCre。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农杆菌介导的莴笋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建立莴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通过设置不同预培养、共培养时间,探讨其对外植体芽分化率的影响;设置不同农杆菌菌液浸染浓度及浸染时间,探讨其对外植体致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莴笋外植体预培养2d,外植体芽分化率最高;共培养0、1、2d,外植体芽分化率差别不大;当农杆菌菌液OD600值为0.3、0.5,分别侵染1、3、5min,外植体致死率相差不大。因此,在莴笋遗传转化中,采用外植体预培养2d、共培养2d,农杆菌菌液OD600值为0.5、侵染时间5min的遗传转化体系能提高莴笋的遗传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