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低温和GA3处理对斑叶黄精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低温处理时间会缩短斑叶黄精的定植萌芽时间,并增加新萌发的根茎数量和重量,但是低温处理对斑叶黄精的株高、叶数、叶面积没有显著影响,5℃低温处理60d可以有效打破斑叶黄精根茎的休眠,从萌芽到切枝需要17 d,而其他处理都需要30 d左右;GA3处理对斑叶黄精的萌芽时间、株高、叶数、叶面积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新萌发的根茎数量和重量会随着GA3的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了解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表型性状的变异特点和多样性。【方法】以云南有代表性的61个梨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果实16个描述型性状和7个数量型性状进行变异类型和多样性分析,利用电子鼻技术检测果实香气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的16个描述型性状变异类型丰富,其中果实形状和果实成熟期的变异类型最多。各描述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H’)在0.45~1.88之间。19个梨地方品种果实在成熟时果皮分别着鲜红、淡红、粉红、暗红等不同盖色。7个数量型性状变异系数在11.25%~61.79%之间,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高;多样性指数(H’)为1.676~2.080,果实纵径、果柄长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0。电子鼻技术可以区分供试地方品种,WIW(硫化氢类)、W5S(氮氧化物)、W2W(芳香成分和有机硫化物)等3个传感器在模式识别中起主要作用。【结论】云南梨地方品种果实描述型性状变异类型丰富,数量型性状多样性指数较高。筛选出会泽火瓢梨等7个果皮着鲜红色的品种可作为红色梨选育的优异资源。电子鼻技术可以区分61个云南梨地方品种,可用作地方品种鉴定的辅...  相似文献   
3.
切花百合种球的国产化生产是国内新兴的产业,种球的规格一致性是培育优质切花的前提。为此,在国内外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切花百合种球的分级特征,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适用新型、性能可靠的百合种球分级机,同时介绍了切花百合种球分级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并对其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该分级机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分级率和分级精度较高,稳定性好,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研究了遮光对斑叶黄精的生长发育及斑叶出现程度的影响。同时,对斑叶黄精叶片内的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及黄色色素的种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区相比,在25%遮光条件下,株高、叶片等生长发育良好,并且黄色斑纹显著。在生育初期,无遮光处理区的游离糖含量最高,而从遮光处理45 d开始,25%遮光处理区的游离糖含量一直最高。叶绿素的含量随着遮光率的提高而增加。据此推断,斑叶黄精在25%遮光条件下栽培时,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切叶的观赏价值最高。同时,通过呈色反应、TLC、HPLC分析,确认叶片黄色部分存在黄酮醇类的Kaempferol色素。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温水对百合螨虫的杀灭效果,同时对温水处理过的百合种球后期生长发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温水处理120 min可有效地杀灭百合螨虫,同时对种球后期的生长发育、切花生产没有影响.在温水中加入0.5%的福尔马林(40% Pirimiphos-methyl)杀虫效果更显著,可100%杀灭百合球根上携带的螨虫.  相似文献   
6.
刺足根螨对切花百合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刺足根螨对切花百合种球不同品种的选择性,结果表明,该虫对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的种球在选择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索尔邦、西伯利亚、卡萨和黄丝带4个品种带虫率超过50%,其中索尔邦带虫率最高,西伯利亚所受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7.
现代百合品种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围绕百合种球的分类,生产需求和品种类型,分析了国内外种植百合的现状,并对百合品种的流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云南猕猴桃属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对70份云南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0份猕猴桃种质资源在遗传相似系数0.17水平上可分为4个类群,类群Ⅰ共6份材料,包括滇东南麻栗坡的中越猕猴桃MLP001和MLP010、西畴的中越猕猴桃TSH-1和TSH-4,以及滇南屏边的中越猕猴桃PB001和PB005;类群Ⅱ共31份材料,主要包括滇东北的18份材料,滇西北的3份紫果猕猴桃TC-8、TC-1、TC-10,以及5份贡山猕猴桃CJ-11、CJ-13、CJ-7、CJ-3、CJ-2;类群Ⅲ共14份材料,主要包括滇东北的10份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系列材料,滇东的JZS-5、JZS-9及JZS-7,以及滇东南西畴的黄毛猕猴桃XPS-1;类群Ⅳ共19份材料,主要包括滇东北的16份材料,滇东南西畴的京梨猕猴桃XCFD-1及革叶猕猴桃XCFD-3,果实无被毛且果皮带斑点,果实较小,与其他类群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SSR分子标记反映了云南猕猴桃属70份种质资源间的遗传亲缘关系,其中一些材料按种类、资源分布地及形态学性状特征形成明显有规律的聚类关系。  相似文献   
9.
摘要: 以中华猕猴桃、京梨猕猴桃、显脉猕猴桃及美味猕猴桃的嫩叶为材料,选用1种常用的细胞解离液,利用基因组大小已知的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和玉米( Zea mays) B73 为内参,以栽培种‘红阳’为对照,对4种野生猕猴桃的基因组大小进行了测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猕猴桃、京梨猕猴桃、显脉猕猴桃及美味猕猴桃4个野生种的基因组1C DNA含量分别为1.8867、1.4867、0.7000和1.9150 pg;野生材料之间及野生材料与对照之间的基因组大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野生材料两两间的基因组大小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美味猕猴桃与显脉猕猴桃>中华猕猴桃与显脉猕猴桃>京梨猕猴桃与显脉猕猴桃>美味猕猴桃与京梨猕猴桃>中华猕猴桃与京梨猕猴桃>美味猕猴桃与中华猕猴桃。野生材料与对照之间的基因组大小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美味猕猴桃20DHD-3>中华猕猴桃20XSD-13>京梨猕猴桃20LHDZ-5>显脉猕猴桃>20CJ-14;本研究测定比较分析了4种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基因组大小,为进一步开展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基因组学及物种进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百合种球国产化的回顾及发展商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市场风险、种球质量纠纷方面阐述了渴求百合种球国产化的产业背景。从百合种源的脱毒、组培繁殖、鳞片扦插、田间培育、采后处理五大技术环节,分析了中国百合种球繁育的技术问题及生产现状,提出核心技术仍是百合种球国产化的拦路虎,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