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5篇
林业   49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76篇
  110篇
综合类   15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2.
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系统研究了吸附剂(活性炭、PVP) 与柠檬酸、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维生素C和硫代硫酸钠5种抗氧化剂对蝴蝶兰组培中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活性炭能有效控制褐化和促进生长, 但不利于分化; 谷胱甘肽控制褐化的效果虽不及活性炭, 但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架子牛的选购、驱虫、肥育期的饲养管理、日粮营养等方面做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选择2~3岁的夏洛来牛或西门塔尔牛的改良后代,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日粮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梨果实若干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梨12 个杂交组合和138 个栽培品种为试材, 研究几个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 结果如下: 栽培品种果实含糖量集中在6 %~9 % , 平均为7. 39 %; 果实含糖量表现为数量性状, 呈正态分布, 杂种后代果实含糖量主要分布在6 %~10 % , 平均为7. 8 % , 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0. 8 %。栽培品种含酸量介于0. 08 %~0. 74 % , 平均为0. 238 %; 杂种后代果实含酸量为数量性状, 组合遗传传递力平均为69. 2 %。梨果实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出5 种酯类、8 种醇类和乙烯、乙醛、丙酮类共16 种化合物。杂种后代果实中发现了其亲本果实中所没有的戊醇成分。果实肉质性状表现为质量性状, 脆肉对软肉为显性。杂种后代表现为果点变大、密, 果柄变长, 果汁变少, 果皮厚度相当于亲中值。  相似文献   
5.
现行《动物防疫法》有关法律责任一章中多处规定,处罚的数额标准要按有无违法所得来确定,而在实践中遇到了三个问题:一是违法所得的具体构成缺乏标准;二是动物防疫监督执法机构对违法所得的认定缺少手段;三是不少动物及动物产品经营单位和个人钻法律空子,拒不提供违法所得,使动物防疫执法束手无策。因此,在查处行政违法案件过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如何认定和计算违法所得。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ASF)1957年首次扩散到欧洲,2014年再次从高加索地区传入,并迅速在波罗的海周边国家蔓延,至2018年4月已扩散至欧盟8个成员国,且逐渐呈现地方性流行态势。本文重点介绍了欧洲国家的ASF扩散史,综述了病毒在欧盟国家扩散的主要途径,梳理了欧盟的ASF防控法规和措施,并对我国ASF防控提出了建议,以期为ASF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类标准是检测和判断动物疫病的主要依据。本文梳理了我国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技术标准的建设现状,并将其与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以及OIE《陆生动物疫病诊断和疫苗手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中的陆生动物疫病目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技术标准体系对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的覆盖率为92.6%,其中80%的标准有PCR和(或)ELISA检测方法 ;对OIE陆生动物疫病诊断和疫苗手册名录疫病的覆盖率为88.3%,其中73%的标准有PCR和(或)ELISA检测方法 ;对我国进境动物检疫名录疫病的覆盖率为87.7%,其中73%的标准有PCR和(或)ELISA检测方法。由此提出了提高我国动物疫病检测和诊断技术标准覆盖率,强化快速诊断检测技术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北方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 2016年—2017年于山东烟台系统研究了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日光温室及露地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发生规律?结果表明, 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均以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1年发生4代, 世代重叠严重?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越冬代成虫羽化较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发生早28 d左右, 日光温室和露地栽培模式下黑刺粉虱发生期差异不显著?3种栽培模式茶园黑刺粉虱成虫全年均有4次发生高峰期, 第1次高峰期日光温室盖保温被栽培模式较日光温室早20 d左右, 日光温室较露地早30 d左右?黑刺粉虱发生量依次为日光温室>露地>日光温室盖保温被, 均于10月上旬陆续以3龄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整车试验场各路况对底盘各零部件的对应考核情况,以国内某整车大型试验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将采集到的试验场载荷分解,获得试验场各子路况的载荷时间历程。通过分别以底盘零部件各测点为基准和以试验场各路况为基准对比分析各路况对应各测点的损伤,可得到试验场路况考核表。针对考核表中不同路况考核部件的相似性,对比分析其各路况考核各部件的极值、变程、RMS、损伤,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此前得到的试验场各路况考核表。此方法可为整车试验场耐久性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引进甘蔗种质资源24个杂交后代的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科学评价引种甘蔗种质资源在广西本地的农艺性状表现,探究各农艺性状间的协同制约关系,为甘蔗种质资源的精准评价和杂交育种材料的科学选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6.79%~29.44%,24个甘蔗种质在分蘖和蔗糖产量上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2)主成分分析将这10个农艺性状凝聚成4个主成分,分别为产量因子、有效茎因子、糖分因子和出苗因子,贡献率分别是35.2%、16.5%、15.3%、12.1%,累计贡献率达到79.1%;(3)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糖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蔗茎产量(0.927)>蔗糖分(0.399)>单茎重(0.039)。表明:甘蔗品种(系)GUC23-1、GUC15-2、GUC23、GUC34、GUC25在广西的丰产性最优,在甘蔗引种和选育中,考虑将蔗茎产量、蔗糖分、单茎重作为主要选择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