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6篇
  9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RT-PCR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 DC.)叶片中克隆到4条编码艾纳香脱氢酶(BbADH1、BbADH2、BbADH3、BbADH4)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4条核苷酸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4条艾纳香脱氢酶序列开放阅读框均在900 bp左右,蛋白质等电点(pI)值在5.0~9.0之间,含量最多的氨基酸为亮氨酸(Leu),最少的为色氨酸(Try),具有明显的疏水区和亲水区,N端未发现信号肽,且无跨膜区;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艾纳香BbADH蛋白与其他植物中ADH蛋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且具有脱氢酶的特征功能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艾纳香(B. balsamifera (L.) DC.)BbADH1和BbADH3同处于一个分支,且与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PeADH物种亲缘关系较近,而艾纳香BbADH4和BbADH2处于不同分支,且分别与葡萄(Vitis vinifera)VvADH和烟草(Nicotiana tabacum)NtADH物种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万寿竹种子脱水过程中,发芽及部分抗逆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万寿竹种子贮藏及采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室温硅胶干燥法获得45.90%、40.50%、38.07%、33.08%、27.26%、16.67%、14.63%7个含水量梯度的种子,以未干燥的种子(49.12%)为空白对照,分别测定各个含水量梯度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电导率、CAT、SOD、POD、AsA-POD活性、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种子含水量保持在33.08%以上时,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发芽率,当含水量下降到33.08%以下时,种子发芽率和生活力开始显著下降.[结论]万寿竹种子不耐脱水,属于顽拗性种子,贮藏时含水量应保持在33.08%以上.  相似文献   
3.
国内甘薯机械移栽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机械化移栽技术发展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甘薯现代化生产的主要技术瓶颈。在对国内外甘薯机械移栽技术发展现状阐述、分析基础上,初步提出国内甘薯移栽机械的技术发展方向:农机农艺融合提高移栽效率、裸苗移栽优先、重视钵苗移栽、多种栽插形式并存、先栽后浇分段作业等。  相似文献   
4.
孙福来 《植物保护》2006,32(5):92-94
研究了垦荒植棉、种植苜蓿、洼地育苇等措施对东亚飞蝗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垦荒植棉可降低蝗虫密度4.22~4.25头/10m2;种植苜蓿可降低蝗虫密度1.65~4.1头/10m2;洼地育苇也对东亚飞蝗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2CMF-2型马铃薯施肥种植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马铃薯传统的种植方法是切块种植,这给机械化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虽然有了初步定型的种植机,但性能指标并不理想,主要存在重播和漏播严重、株距不均等问题.为此,设计了2CMF-2型马铃薯施肥种植机,阐述了其设计原理和设计思想,介绍了其技术参数及结构特点,从而为马铃薯施肥种植机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即时空可变性的理论提出质疑。认为各种天体运动的联系情景不同,给人的感觉和对人的作用不会相同。空间的可变性存在于对物体运动的视觉感应;时间的可变性存在于摆脱地球绕日旋转对人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7.
甘薯生产机械化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甘薯生产机械化技术滞后已成为制约甘薯产业的主要瓶颈,而耕种收主要作业环节农机农艺配套难则是影响甘薯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机制、基础、机具”相结合,提出了“单行起垄单垄收获”、“双行起垄单垄收获”、“两行起垄两垄收获”、“三行起垄两垄收获”、“宽垄单行起垄双行栽插收获”、“大垄双行起垄收获”等六种作业模式,以期为实现甘薯全程机械化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民族药刺芫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芫荽又名刺芹,是一种药、蔬两用植物,具有芳香健胃、行气止痛、驱风解表等功效.在傣族、景颇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中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在食品和药品行业极具开发应用潜力.综述刺芫荽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繁殖方式、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为刺芫荽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The Andean seed crop quinoa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is traditionally grown under drought and other adverse conditions that constrain crop production in the Andes, and it is regarded as having considerable tolerance to soil drying.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how chemical and hydraulic signalling from the root system controlled gas exchange in a drying soil in quinoa. It was observed that during soil drying, relative gs and photosynthesis Amax (drought stressed/fully watered plants) equalled 1, until the fraction of transpirable soil water (FTSW) decreased to 0.82 ± 0.152 and 0.33 ± 0.061, respectively, at bud formation, indicating that photosynthesis was maintained after stomata clos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gs and relative Amax at bud formation was represented by a logarithmic function (r2 = 0.79), which resulted in a photosynthetic water use efficiency WUEAmax/gsWUEAmax/gs of 1 when FTSW > 0.8, and increased by 50% with soil drying to FTSW 0.7–0.4. Mild soil drying slightly increased ABA in the xylem. It is concluded that during soil drying, quinoa plants have a sensitive stomatal closure, by which the plants are able to maintain leaf water potential (ψl) and Amax,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 of WUE. Root originated ABA plays a role in stomata performance during soil drying. ABA regulation seems to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utilised by quinoa when facing drought inducing decrease of turgor of stomata guard cells.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麦芽干燥过程麦层空气阻力的实验分析,明确了大麦芽对空气的阻力与麦芽含水量、麦层厚度和风速的数量关系,并由此建立了数学模型.该模型为啤酒工业设计高效大麦芽干燥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