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魏俞涌  魏德云  盛奎川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01-9602,9620
[目的]确定HLG-55型基质混料机主要技术参数。[方法]着重分析HLG-55型基质混料机的混合均匀度、生产率和可靠性系数等性能指标。[结果]该设备装载量为0.55 m3/批,生产能力为3.5~5.5 m3/h,混合均匀度达到95%;基质混合均匀,生产率高,使用可靠,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结论]HLG-55型基质混料机不仅能将一定配比的各种基质原料均匀混合,而且可根据需要在搅拌的同时喷淋适量的水,使基质达到适宜的含水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雾滴叶面动态接触角预测与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数据采集的时间序列分析与空间趋势面相结合的雾滴叶面动态接触角预测和建模方法.利用CCD数字摄像技术,测定了质量分数为16.08% ~82.14%的8种草甘膦助剂(EF8108-B)水溶液液滴在黄瓜叶面上的动态接触角θ.实验结果表明,接触角在0~2s内急剧下降,2~10s内下降平缓并渐趋于稳定;各质量分数EF8108-B液滴在黄瓜叶面的接触角没有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呈现接触角降幅增加的趋势.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建立了黄瓜叶片界面2 s内液滴的动态接触角二阶自回归模型AR(2)、动态液滴尺寸滑动平均模型MA(3)以及动态液滴形状指数平滑模型ES(6).结合趋势面原理,模拟铺展直径Φ、液滴高度H、液滴面积A和液滴体积V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构建出黄瓜叶面动态接触角的三维趋势面模型.数值模拟检验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达到94.72%,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3.
烷基聚葡糖苷液滴在黄瓜叶面的润湿状态及动态铺展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烷基聚葡糖苷(alkyl polyglycosid,APG)在黄瓜叶面的动态润湿行为及其动态接触角变化规律,采用表面张力与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一次去离子水和9种质量百分数APG水溶液(14.35%~85.78%)的表面张力、液滴叶面接触角与动态接触角、前进角与后退角、铺展直径等动态润湿参数。依据Tanner法则对接触角滞后现象、铺展驱动力成因进行分析和推测,并应用幂次法则拟合了铺展直径与幂值和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9种APG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介于27.96~29.73 m N/m小幅范围内,而接触角却在11.35°~34.20°较大范围内变化;接触角滞后性(Δθ=46.89°)较大,反映出一次去离子水在活体植物黄瓜叶面的接触角变化符合粗糙表面上接触角滞后现象的基本规律;各质量百分数APG溶液的动态接触角在前1 s内急速下降,在之后1~10 s平稳减小并渐趋于稳定;APG在黄瓜叶面的铺展直径与时间的关系均较好地符合幂次法则,据此推测动态表面张力是黄瓜叶面(界面)占据绝对优势的铺展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溴氰菊酯试剂液滴在蕹菜叶片表面的接触角滞后性规律,采用纤维细度分析仪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观测蕹菜叶面各分割部分的形貌特征,测量溴氰菊酯液滴的表面张力、液滴增加(或减少)过程动态接触角及铺展直径等润湿参数,并依据Equation of State法对叶片表面自由能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溴氰菊酯试剂液滴的表面张力在28.92~29.18 mN/m范围内;液滴在叶面的接触角滞后性Δθ范围为7.0°~10.1°,从叶片前端到中端再到末端,接触角滞后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溴氰菊酯试剂液体与蕹菜叶片的表面自由能的大小越接近,越有利于液滴在蕹菜叶面铺展。  相似文献   
5.
魏德云  陆军 《农学学报》2018,8(11):68-72
中国温室蔬菜工厂化生产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电子商务也在迅猛发展,但两者的深度融合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改善温室蔬菜生产价值流,并整合温室蔬菜生鲜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为现代温室农业发展迎来新机遇。针对当前温室蔬菜电商供应链存在的问题,采用价值流理论及其分析方法,探讨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流的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面向电商供应链的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流改善途径,以期为创新温室生鲜蔬菜流通方式、加快温室蔬菜市场体系转型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温室蔬菜工厂化生产价值作业准确的成本信息,将价值链理论和作业成本法引入温室成本管理研究。在温室活动成本链基础上,结合温室蔬菜农艺特征,进行温室作业中心、作业动因设计,分别对浙江省临安市2017-2018年秋冬茬温室套种菜豆、甘蓝和茼蒿3种蔬菜的作业成本归集、作业成本分配率、作业成本分配额、产品成本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比较,菜豆、甘蓝和茼蒿这3种蔬菜的扭曲额分别为0.04、-0.43和0.53,差异率分别达到3.33%、-18.14%和30.11%。此方法有助于识别温室价值链中的“价值作业”,能够较为精确的衡量作业所消耗的成本,可当作一种温室农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来使用。该研究对温室成本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益化转变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设施蔬菜生产的安全边际及利润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设施蔬菜生产的成本结构、安全边际和利润影响因素,以2016年浙江省临安市30家大棚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大棚蔬菜种植的成本构成、盈亏临界点,以及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利润敏感性系数,对设施蔬菜生产的盈亏平衡及利润分析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结果表明:在大棚蔬菜种植成本结构中,大棚建造成本和人工费所占的比重较大,其次是肥料费、薄膜费、农药费、种苗费,最少的是农机作业费。盈亏临界销售量为1 265.02kg,超出该盈亏临界点的部分为安全边际量。大棚蔬菜种植利润影响因素的敏感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由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可预测得到2017年的大棚蔬菜种植利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