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马金华  张万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83-7084,7087
[目的]研究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马铃薯深加工工艺蛋白废液的最佳条件。[方法]以3%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研究不同温度、pH、絮凝剂用量、处理时间等对马铃薯深加工的废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每100 ml马铃薯深加工工艺蛋白废液,在3%聚丙烯酰胺用量为8 ml、pH为5.5、处理时间为36 h、温度为30℃条件下进行絮凝,有机污染物(CODCr)的沉降率可达53.69%。[结论]有机絮凝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能有效絮凝沉淀马铃薯深加工工艺蛋白废液中的大量有机污染物,达到用微生物净化去污需要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川牛膝中铅和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18-14619
[目的]建立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凉山川牛膝中铅和镉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浓硝酸微波消解样品,选用10μl浓度2 g/LMg(NO3)2+2 g/L NH4H2PO4和10μl浓度2 g/L NH4H2PO4作为基体改进剂,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川牛膝中铅和镉含量RSD为4.5%~5.2%,回收率为95%~105%。经测定,凉山川牛膝牛含有铅5.24μg/g,镉1.29μg/g。[结论]采用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川牛膝中铅和镉含量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积极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合格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在总结和反思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提出了民族学生学习教育过程是民族化的认同过程的观点,并从跨化的角度分析了高校民族生出现行为偏差的化根源,提出做好民族化的研究是搞好高校民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草甸黑土不同施钾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农15”为材料,研究了草甸黑土不同施钾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能够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增加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钾能够明显提高大豆产量,每公顷施钾200 kg,增产效果最明显,可增产2514%。钾还能提高子粒脂肪含量,但蛋白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7.
客土喷播技术在成南高速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土喷播技术实现了岩石边坡的防护与植被恢复的有机结合,同传统的边坡防护方法相比,客土喷播植被护坡具有明显的优点,在决定边坡稳定性的同时,又起到了很好的美化作用,有着工程防护无法比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马缨丹的综合利用价值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论述了马缨丹的生物特性和综合利用价值,探讨了目前的状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链状亚历山大藻在对数生长期、衰亡期、高氮、低氮条件下,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DNA降解、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衰亡期、高氮、低氮条件下链状亚历山大藻细胞中可溶性蛋白、GSH含量、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下降;SOD活性(低氮条件除外)、H2O2、MDA含量上升;端粒酶活性和DNA Ladder随着藻细胞生长而变化,并在衰亡时期,出现了明显的DNA Ladder。研究结果显示链状亚历山大藻衰亡过程的反应表现为:蛋白质合成受阻或降解,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MDA,H2O2等),抗氧化系统被激活,GSH等非酶抗氧化物质被大量消耗,SOD等酶抗氧化物被激活;另外表现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下降;同时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积累诱发了细胞凋亡,核酸内切酶被激活,选择性降解染色质DNA。推测低氮、高氮条件均可以加快藻细胞的衰亡的生理过程,链状亚历山大藻的赤潮衰亡是一种有序的死亡过程。  相似文献   
10.
马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488-10490
[目的]探索影响邛海湖湿地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巢址选择的因素,为保护邛海周边生物环境、保护和利用鸟类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邛海湖湿地夜鹭巢址选择的因素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影响夜鹭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有植被高度、树胸径、隐蔽度、距水(邛海)距离和距公路的距离。[结论]距水距离、植被高度和树胸径是影响夜鹭营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