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根据1961—2010年贵州省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选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霜日、一月份平均气温、四月份平均气温、七月份平均气温共6个评价指标,利用AHP分析法和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对贵州省莲雾种植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贵州省莲雾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莲雾种植适宜性进行区划评价,结果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结果表明:莲雾种植适宜区分布在贵州省南部罗甸、望谟等地以及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次适宜种植区分布较广,覆盖贵州中部、东部以及西南部等地区,而不适宜种植区则分布在贵州西部、西北部以及北部等地区.  相似文献   
2.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国,过去饥荒频繁,粮食短缺,为满足国内需要不得不常年依靠进口,1956—1966年10年间进口的粮食在政府分配的粮食总数中竞占77%。60年代中期发生的百年不遇大旱,使印度的粮食危机达到空前严重的程度。从那时起,印度政府决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经过20多年的努力,现已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1976—1986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25%,粮食库存增长了24%,粮食进口数减少到100万吨以下。这期间,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为2.8%,而人口增长率为2.2%,使印度实现了粮食自  相似文献   
3.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定义,雨育农业(Rainfed Agriculture)是指完全不依靠河流及地下水源灌溉,或仅有田间坑塘补充供水条件,以种植一年生作物为主,或兼种多年生作物或兼养家禽、家畜的种植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完全依靠当地自然降水进行耕作的农业制度。这类农业占亚太区域可耕地面积的64%,生产率很低,仅为灌溉区域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政府同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联合举办的亚太地区有机质循环利用研讨会于1988年5月7日—1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本地区11个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8名代表及观察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我国农业碳排放强度与农业经济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选取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和翻耕作为农业碳排放源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耕地面积农业GDP和谷物单产作为农业经济指标,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农业碳排放强度与农业经济各指标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2001年、2015年我国农业碳排放强度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单位耕地面积农业GDP和谷物单产之间均为空间正相关关系。高—高和低—低聚集区较多,而低—高和高—低聚集区较少。2001—2015年农业碳排放强度变化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谷物单产变化之间为空间负相关关系,与单位耕地面积农业GDP变化之间为空间正相关关系。农业碳排放强度变化与农业经济各指标变化之间LISA聚集区空间异质性突出。  相似文献   
6.
开发黄红麻纤维的新用途和新产品(非传统产品)关系到黄红麻生产的发展,其新产品大致可分为三类; 1.尚处在试验阶段的,如无纺布;2.研制成功但未形成商业性生产的,如某些混纺布和先进漂染布;3.已投入商业生产但尚面临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