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4篇
综合类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三川河流域是黄河中游地区一条多沙粗沙河流。流域面积4161km~21955年开始治理,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治理区,1986年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4.5%。据水文站观测,近10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较前20年减少58.8%。采用水保法分析,1975年治理度为12.7%,减沙10.8%;1982年治理度为16.9%,减少19.0%:19.86年减沙31.6%。30多年来,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共拦沙10389万t,占同期实测输沙量的14.7%。文章指出,近20年来人类生产活动,每年约增加河流泥沙的6~8%,抵消了部分水土保持效益,应引起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2.
结合海河流域及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规划任务,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及遥感技术在小流域土地资源清查及水土保持规划中的应用作了研究。研究成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调查及规划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与目前通用的方法相比,提高调查速度约20倍,降低费用约1/2。应用信息库检索、统计土地资源信息及编制最优方案的速度,比通用方法提高约400倍。  相似文献   
3.
三川河流域属于国家8个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随着治理的进展和农林牧业的发展,对耕地土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对流域内不同耕地土壤肥力调查与测定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评价了不同类型农耕地的肥力状况,并划分了农地的类型,为不同类型农地土壤肥力的调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川河流域自1983年列入全国八大重点治理区后,至1992年底止,10年新增治理面积1129km~2,流域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7.6%。采用水文法与水保法分析该流域重点治理以来的减沙效益,前者的分析结果是,重点治理期间的年均输沙量较重点治理前减少59.03%,每毫米汛期降雨所产生的输沙量分别比1957~1972年、1957~1982年减少61.30%和52.23%;后者的分析结果是年均输沙量分别比1957~1972年、1957~1982年减少44.26%和55.18%。考虑到降雨变化对水文法分析产沙的影响,故10年重点治理期间较重点治理前多年平均输沙量年均减少约为50.0%。  相似文献   
5.
三川河流域农地土壤肥力的评价与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川河流域属于国家8个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之一,随着治理的进展和农林牧业的发展,对耕地土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在对流域内不同耕地土壤肥力调查与测定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评价了不同类型农耕地的肥力状况,并划分了农地的类型,为不同类型农地土壤肥力的调控和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