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同调制方法对烟草烟碱转化及TS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调制方式对不同品种(系)烟草烟碱转化和特有亚硝胺(TSNA)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白肋烟[B37LC(低烟碱转化)品系、B37HC(高烟碱转化)品系]、马里兰烟[Md609LC(低烟碱转化)品系、Md609HC(高烟碱转化)品系]、烤烟(‘云烟87’、‘K326’)和晒烟(‘深色公会晒黄烟’、‘浅色公会晒黄烟’)等4种烟草类型的8份材料为主处理,烤制、晾制和晒制3种调制方法为副处理,进行了生物碱和4种TSNA含量检测与研究。结果表明:品种(系)是影响生物碱含量、烟碱转化率和4种TSNA含量的主要因素,N?亚硝基降烟碱(NNN)是4种烟草类型的主要TNSA,所占比例在54.35%~97.36%。不同烟草类型中以白肋烟、马里兰的HC品系与LC品系间差异最大,其中LC品系的NNN含量比HC品系下降90.93%和91.54%。3种调制方法中,烟碱含量为烤制晒制晾制,降烟碱及烟碱转化率则为晾制晒制烤制;除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含量烤制显著高于晾制外,NNN、4-(N-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N-亚硝基新烟碱(NAT)及TSNA总量均为晾制晒制烤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调制方法对白肋烟、马里兰烟的HC品系影响最大,对LC品系影响最小。综合认为:在烟叶特别是白肋烟、马里兰烟生产上积极推广烟碱转化率低的品种,同时努力改善调制条件、改进调制工艺是降低烟叶TSNA含量、提高烟叶安全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明确白肋烟烟碱转化对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及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以不同烟碱转化率类型的白肋烟品系为材料,进行了生物碱、TSNA含量检测和原烟感官质量评吸。结果表明:低转化(LC)品系生物碱以烟碱为主,高转化(HC)品系则以降烟碱为主,LC品系比HC品系烟碱含量高107.78%,降烟碱含量则减少93.74%,烟碱转化率下降93.28%。HC品系以亚硝基降烟碱(NNN)含量为主,LC品系以亚硝基新烟草碱(NAT)为主,LC品系的NNN和TNSA总量分别比HC品系下降86.43%和66.61%,但NAT和4-(甲基亚硝胺)-1-(3-毗啶)-1-丙酮(NNK)、亚硝基假木贼碱(NAB)含量及其占TSNA总量的比例高于HC。LC品系的原烟感官评吸质量在香型风格、杂气等方面均优于HC品系,HC品系怪味突出。TSNA总量、NNN与降烟碱及烟碱转化率呈正向直线相关,与烟碱存在负向对数相关;NNK与烟碱的存在正向相关、与降烟碱及烟碱转化率存在负向对数相关;与降烟碱的相关系数均大于转化率和烟碱。为此认为,积极选育和推广种植烟碱转化率低的LC品系,是降低白肋烟TSNA含量和提高烟叶品质的有效措施,同时兼顾对NNK、NAB及NAT的选择与控制亦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对4份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n L.cv.Burley)品系,按叶片着生部位依次取样,分析了烟碱含量,结果表明,烟碱含量因叶片在植株上的着生部位不同而差异较大,由下至上逐步升高,呈二次曲线分布。降烟碱含量因品系不同差异较大,高转化品系的降烟碱含量高于烟碱含量,随叶位的升高亦呈二次曲线升高;非转化品系的降烟碱含量则低于烟碱,随着叶片着生部位的升高降烟碱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呈直线分布。烟碱转化率随着叶片着生部位的上升而逐步下降,呈二次曲线变化。下中部烟叶烟碱转化率较高,是导致烟碱含量低、香气平淡、品质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烟叶生产中应在选用烟碱转化率低的品种同时,结合合理密植、改善光照条件等措施,控制烟碱转化率,提高烟叶香气品质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