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微波数据具有全天候、穿透性强及不受云层影响等优势,使其在遥感研究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利用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AMSR_2双极化亮温数据,反演微波穿透指数MVI与不同频率的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18与MPDI36.5,对比黄河流域各微波植被指数与光学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分析了微波植被指数在黄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微波穿透指数MVI与光学植被指数NDVI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18,MPDI36.5与光学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微波极化差异指数MPDI36.5与光学植被指数NDVI的逐月变化趋势几乎同步,相关系数达到了0.999。微波植被指数与光学植被指数对降雨、气温的响应大致相同。整体来说,微波穿透指数与微波极化差异指数在黄河流域均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空间尺度下分别建立TRMM 3B43降水数据与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将2001—2013年黑河流域TRMM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从0.25°提高到1 km,并利用流域内9个气象站点实测数据对降尺度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降尺度方法不仅提高了TRMM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数据的精确程度也有所提高;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降尺度方法相比,基于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获得的降尺度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其结果更为准确;模型建立的尺度对最终降尺度结果精确性具有较大影响,0.50°是基于DEM和NDVI对黑河流域TRMM降水数据进行降尺度的相对最优尺度。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了解采煤扰动下潜水位及包气带水分变化规律,在陕北典型矿区开展了降雨、潜水位、包气带土壤含水率等水循环要素的野外原位观测试验,基于观测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未开采区及采空区潜水位和包气带水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未开采区地下水位对于降水的响应明显且时间上存在4、5个月的滞后,采煤扰动后,地下潜水位持续下降,与降水响应关系微弱;在垂向上,未开采区较大降水可对100 cm以下埋深的土壤含水率产生影响,采空区土壤含水率总体减小,且同降水的响应程度不显著,含水率最大值相对于未开采区出现时间提前,50 cm以下埋深的土壤含水率对小强度降水无响应。采煤扰动潜水位下降后造成包气带增厚,包气带损耗的水量增加,随之造成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减少,进一步加剧了潜水位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