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1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从宏观层面科学认识北方风沙区放牧和封育对草地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影响,搜集并筛选了大量文献,从中采集相关数据,采用荟萃分析方法,研究了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放牧强度、放牧年限和封育年限对植被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荒漠草原还是典型草原,随着放牧强度增加,植被相对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均明显下降;(2)放牧年限对植被地上生物量的影响极显著,长期的放牧会使草原植被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3)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的植被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都明显增加。综上,放牧和封育都是影响北方风沙区植被生态效益的重要因素,应重点关注其对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以实现对该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为该区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北京山区果园水平阶整地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坡地果树产业已成为北京山区市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坡地果园坡度大,地表覆盖低,土壤侵蚀严重.水平阶整地是北京山区坡地果园的重要水土保持措施之一,定量测算坡地果园土壤侵蚀速率和水平阶整地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对于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分别采集北京山区无措施(昌平)和水平阶整地措施(密云、怀柔)后的土壤样品,通过测定137 Cs面积活度换算土壤侵蚀速率,估算北京山区坡地果园水平阶整地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昌平、密云和怀柔坡地果园的土壤侵蚀速率分别为5 331、2 494和1 970 t/(km2·a),水平阶整地措施减少50%的土壤侵蚀量,可起到降低土壤侵蚀的作用;但是由于年久失修,没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水土保持功效.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展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增强社会公众生态意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园区规划是指导园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图件制作是园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规划制图仍存在一些问题,图件类型和内容不尽一致,制图深度差别较大。为推进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制图的规范化,基于《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评定办法》(办水保[2016]223号)的相关要求,分析了园区规划制图需求,结合部分规划制图实际,对规范化制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制图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实现有所帮助,更好地推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规划和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区实测数据的不同类型土壤可蚀性因子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不同类型土壤可蚀性因子进行计算,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全国范围野外径流小区实测资料,采用一定的数据遴选标准,利用小区法计算我国主要土壤的K值;同时考虑实测值评价Wischmeier和EPIC K值估算公式在我国的适用性。[结果]我国主要土壤的K值范围分布在0.0008~0.0705 (t·hm~2·h)/(hm~2·MJ·mm)之间。黑土、黄绵土和褐土的K值较大,红壤和紫色土因子值较小。全国范围内,公式估算得到的K值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误差;修订后的Wischmeier公式估算东北黑土区K值精度相对较高。[结论]基于全国实测站点数据和文献数据,计算出修正到标准小区的K值,K值空间变化幅度较大,大体呈现出从北向南减小的趋势。为获得比较准确的K值,建立相关经验公式需进一步加强监测点管理和长序列观测数据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蒙自断陷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喀斯特断陷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含量本底特征,以蒙自断陷盆地内林地、农地、园地以及荒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样地,采集0~10、10~20、20~40、40~60、60~80、80~100cm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pH以及机械组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土壤质量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次为农地和林地,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显著,农田土壤全氮含量较高,其次是草地与林地,果园最低。林地土壤全钾含量最高,而全磷含量最低,草地土壤全磷含量最高,而全钾含量最低。4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偏酸性,pH变化范围5.82~6.67。土壤质量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各类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肥力质量较为接近,林地土壤肥力质量最好。研究结果以期为喀斯特断陷盆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范围以及土壤养分现状提供依据,并为评价喀斯特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的改良土壤效应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1.玉米一是在趁墒播种的基础上,玉米施肥应根据其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因地制宜确定施氮量,保证单株施肥量与净作施肥水平相当,鼓励施用有机肥。原则上每亩施纯氮12~16公斤,实行分期调控。基肥以高氮配方肥为主,有条件的地区推荐采用玉米种肥同播的方式,配合施用缓释氮释放周期在60~90天,释放高峰期在45~60天的玉米专用缓控释肥。在高肥力土壤上采用“一次性施肥”模式,中低肥力土壤上采用“一基一追”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一、清理三沟,抗旱防渍油菜对水分十分敏感,干旱或渍水,均会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对排水不畅的油菜田,要趁晴好天气及早清沟理墒,确保沟沟相通,雨止田干、沟无积水,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春季连阴雨造成严重渍害;对已发生渍害的田块,可在清沟排湿的基础上每亩增施46公斤尿素,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相似文献   
8.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竹山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手抓水源保护,一手促经济发展,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需定产,因产兴业,促使生态优势不断释放绿色红利,助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收,探索形成了适用于水源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竹山模式”,助力竹山成功入选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相似文献   
9.
<正>一、水稻水稻是江苏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3300万亩以上,但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地区,夏季雨水较多,时空分布不均匀,水稻过量施用基肥或在移栽期大水漫灌(或降雨),引起肥料流失的风险较大。根据水稻品种、苗情、土壤肥力基础、目标产量等因素,合理确定氮、磷、钾及硅、锌等大中微量元素的用量及比例,对促进水稻高产稳产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依托位于江西红壤研究所的有机肥长期定位试验,探究长期施用紫云英、猪粪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阐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土壤肥力的生物指示功能,揭示影响作物产量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关键环境因子。  【方法】  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1年,选取的6个处理分别为:CK (不施肥)、NPK (单施化肥)、M1 (早稻施绿肥)、M2 (早稻加倍施绿肥)、M3 (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 和M4 (早稻施绿肥+晚稻秸秆还田),此外,有机处理 (M1、M2、M3和M4) 在施用有机物料的基础上,每季还补充一定量化肥(N 69 kg/hm2、P2O5 30 kg/hm2、K2O 67.5 kg/hm2)。于每季收获后测定水稻产量。2018 年早稻收获后,采集耕层 (0—20 cm)土壤,测定土壤化学指标、微生物量碳氮、脲酶及其他参与土壤碳、氮、磷和硫循环的胞外酶活性。  【结果】  1) 2009—2018年间,长期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水稻产量,其中M3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为M2处理,二者均明显高于NPK处理;2) 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均以有机处理 (M1、M2、M3和M4) 较高,其中M3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各类土壤酶活性最高,M2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最高。有机处理较CK和NPK处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熵。此外,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与有机碳、全氮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3) 有机碳与土壤微生物量 (0.895)、碳循环相关酶活性 (0.903)、氮循环相关酶活性 (0.854) 及水稻产量 (0.827) 呈显著正影响 (P < 0.05);土壤pH与土壤碳循环相关酶活性 (0.378) 和氮循环相关酶活性 (0.365) 呈显著正影响 (P < 0.05),对水稻产量 (0.211) 也表现为正影响,但不显著 (P > 0.05)。相较于pH,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上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结论】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参与土壤碳、氮、磷和硫循环的胞外酶活性均可作为土壤微生物学指标表征土壤肥力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含量是提高作物产量、调控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关键因子。在供试条件下,长期实行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的有机培肥,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并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