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柿树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管理容易,寿命长,用途广,经济价值较高,深受群众欢迎。柿果兼有水果和干果双重用途,其果味甘甜、富营养,除生食外,还可以做柿饼、制糖、制漆、代替粮食酿酒制醋,素有"木本粮食""铁杆庄稼"之美誉;柿果、柿霜、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与探索不同农作管理措施对东北农业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为东北地区高产高效低碳农业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不同农作管理措施能够影响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未来变化,该研究基于东北地区4个长期定位试验站点(黑龙江省哈尔滨站点、吉林省公主岭站点、吉林省德惠站点、辽宁省沈阳站点)的试验数据,用站点的实测作物产量和SOC双标准对DAYCENT模型进行校验。DAYCENT模型调整的相关参数包括作物参数、耕作方式参数、施肥参数、收获参数和有机肥参数等,在对所选试验站点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校验后,利用已校验的各项参数,对模型模拟情况进行验证,发现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表明DAYCENT模型适用于这4个地区的作物产量和SOC模拟,可以较好地模拟SOC的动态变化。进而研究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 4.5,RCP 4.5),用校验了的DAYCENT模型对这4个站点在4种不同管理情景(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免耕)下的SOC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模拟结果显示,对于哈尔滨站点,采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MNPK)在短时间内使SOC升高较快,而从长远来看,配施低量有机肥与单施用化肥对SOC增加的斜率基本一致,但由于化肥和有机肥配施(MNPK)处理的初始SOC含量高,其SOC未来含量的绝对值也比较高;对于德惠站点,虽然短时间内,免耕处理SOC低于常耕处理,但长期看来,免耕更有利于增加SOC,其SOC涨幅逐渐高于常耕处理,40年间相对增加了11.88%;公主岭站点有机肥氮磷钾化肥配施和氮磷钾化肥结合秸秆还田措施较单施化肥可显著提高农田SOC;沈阳站点的未来有机碳模拟发现,在单施化肥情况下,未来的42年内SOC呈略微下降趋势,相对降低2.83%,从长远看来,单施化肥并不能使该地区SOC增加,因此,可以考虑采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配施等措施来提高该地区的农田SOC。【结论】DAYCENT模型可以有效地模拟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模型适应性较强,同时DAYCENT模型可用于模拟站点未来SOC的动态变化。在东北地区农田土壤管理方面,可通过合理的有机肥化肥配施、推广免耕和秸秆还田技术来固定土壤碳,最终达到提高土壤有机碳库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校内部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高校内审的成长过程,从多侧面阐述高校内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1.提高内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2.进一步完善高校内审制度,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3.加强高校内审机构的内部管理,提高内审质量,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4.积极参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发挥高校内审为管理服务的职能。5.积极主动地展开内审工作,有效拓展内审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影响柿树栽植成活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了柿树移栽成活率低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柿树移栽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即把好苗木出圃关,需做好出圃前浇足水,起苗时少伤根系,起苗后及时修枝、修根、定干、封蜡、根系沾泥浆、包装及运输等措施;在春季树木将萌芽时及时栽植,尽量缩短苗木放置时间;采取二次浇水技术,确保苗木根部浇透水。  相似文献   
5.
6.
蜀桧大苗栽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伊川县"魏梁快道"绿化经验,总结提出了包括苗木准备、挖穴与换土、种植、栽后管理等在内的蜀桧大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7.
水肥管理对稻田CH4排放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影响的评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甲烷(CH_4)是主要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增温的作用仅次于二氧化碳(CO_2)。稻田是CH_4的重要排放源,减少稻田CH_4排放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直接效应。为此,掌握稻田CH_4排放的规律和特征对控制和减少稻田CH_4排放尤为重要。为了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估算稻田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寻求农田减排措施,我们通过收集已发表的文献建立了稻田CH_4排放的数据库,采用析因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稻田CH_4日排放量和全球增温潜势特征和可能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田CH_4日排放量和增温潜势均随土壤有机质背景含量的升高而增加,不同类型稻田CH_4日排放量大小依次为:双季稻晚稻双季稻早稻单季稻稻麦轮作晚稻;晚稻田CH_4的增温潜势大于早稻田。不同肥料处理条件下,稻田CH_4日排放量表现为: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化学氮肥≈生物炭。控制灌溉水量可降低稻田CH_4的综合增温潜势,表现为:持续淹水晒田干湿交替控制灌溉。研究结果说明,稻田CH_4的产生与排放过程受土壤有机质含量、肥料管理和水分管理以及轮作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应依据不同土壤条件和种植制度,适当调整肥水管理,以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其增温潜势。  相似文献   
8.
9.
10.
杨树溃疡病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杨树溃疡病是杨树的主要病害,概述了杨树溃疡病的特征、发病规律,介绍了该病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提出了综合治理的策略,即坚持适地适树、加强病情监测、强化抚育管理、有效预防和除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