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土壤施肥和叶面喷施两种方法进行大田试验,研究腐植酸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腐植酸肥料对小麦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施肥中单施腐植酸显著提高了小麦株高(4.64%)和灌浆期旗叶面积(11.74%);小麦的有效穗数、理论产量、蛋白质相对含量、淀粉相对含量以及穗、茎、旗叶的全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3.39%、12.69%、12.79%、2.24%、9.39%、17.55%、10.62%。土壤施肥中腐植酸配施常规肥处理组的小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提高了15.66%和11.79%;其蛋白质和淀粉相对含量也提高了2.92%、2.17%。叶面施肥中单施腐植酸可以显著提高蒸腾速率(15.16%)、气孔导度(22.05%)、灌浆期叶面积(11.65%)、蛋白质相对含量(7.61%)。此外,腐植酸可以增加生长素积累,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数目增加。基因表达谱分析表明,腐植酸的施加可能通过调控生长素合成、光合作用等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6种玉米自交系的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优化玉米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及分化等培养环节,建立了高效的苗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使用切除胚芽和胚根的半胚为外植体,以MS(Murashige&Skoog)培养基作为基础培养基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最好,初级愈伤组织率高达80%。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0.5 mg/mL 2,4-D和18mg/mL Dicamba有利于提高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提高到88.89%。添加20 g/L甘露醇可以将褐化率降低到19.44%。分化培养过程中加入2 mg/L Zeatin和6 mg/L TDZ可以将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提高到48.88%。  相似文献   
3.
温湿度预测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重要作用,实现温湿度精准预测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及保障行人安全,室内温湿度预测有助于植物健康生长,减少经济损失;室外温湿度预测对行人安全及航空等科研起保障作用。针对现有温湿度预测效果不佳且不能实现多模态预测,该文采用高斯过程混合(gaussian process mixture,GPM)模型进行大气温湿度多模态预测。另外为了提升模型学习效率,给GPM模型提出了的一种隐变量后验硬划分迭代学习算法。该算法采用一种新的近似策略,利用最大后验估计不断矫正样本划分,借助迭代学习实现样本最优分组。在用自相关函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等解析评价温湿度序列基础上,将GPM模型与核回归(kernel-regression,K-R)、最小最大概率机回归(minimax probability machine regression,MPMR)、线性回归(linear-regression,L-R)、高斯过程(gaussian process,GP)等传统预测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PM不仅能够实现多模态预测,而且预测准确率要明显优于其它传统模型。最终湿度预测最优结果RMSE=0.062 0、R~2=0.936 2,训练耗时为113.417 5 s;温度预测最优结果 RMSE=0.042 6、R~2=0.966 6,训练耗时为90.0049 s。由于GPM为无环境因子输入模型,因此该文的研究不仅对大气温湿度预测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室内及固体表面温湿度预测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但从农户视角来看该政策是否真正使农户满意仍有待商榷。本文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对康保县县城集中安置区已搬迁农户满意度的分析,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后存在问题与改进路径进行研究,为多方主体后续工作的完善提供信息和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物业服务、就业压力、家庭总收入、家庭年总收入及适应城市状况八个因素对已搬迁农户满意度有显著影响;(2)易地扶贫搬迁后存在已搬迁农户就业压力增大、多数已搬迁农户收入有所降低且不稳定性增加、搬迁后家庭消费支出增加过大等六大突出问题。(3)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技能培训、完善智能就业服务系统、通过经济补贴和税收减免来降低物业公司运营成本等改进路径。(4)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要进一步关注人民满意度,而非仅局限于其所带来的客观效益。  相似文献   
5.
叶片极性的建立在叶片形态建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探讨小麦叶片发育的调控机制不仅可以丰富植株形态建成的基础知识, 也可以为小麦株型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从小麦中分离出一个YABBY基因家族成员TaYAB2, 对其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及功能进行了分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在N端含有C2C2锌指结构域, C端含有YABBY结构域, 与拟南芥中AtYAB2和水稻中OsYAB2同源关系较近。RT-PCR结果显示, 该基因在大部分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进一步的原位杂交分析证实TaYAB2基因的转录产物在小麦苗端、幼叶、侧芽、幼穗等组织器官中高水平积累。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该基因能够引起转基因拟南芥叶片近轴面特征趋向远轴面。与对照相比, 转基因植株中远轴面特征决定基因FIL/YAB1、YAB3、KAN1的表达均呈不同程度的上调, 表明TaYAB2基因可能通过调节远轴面特征决定基因FIL/YAB1、YAB3、KAN1等调控叶片近-远轴极性。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YABBY类基因在小麦侧生器官近-远轴极性建立中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ATP-ADP转运蛋白(AATP)是质体内外能量供应和物质交换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调节质体内外ATP浓度来影响质体内的合成代谢。本研究克隆了玉米ZmAATP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ZmAATP蛋白与ATPase亲缘关系较近。进一步研发发现,授粉后随着玉米籽粒的发育和淀粉的积累,ZmAATP基因的表达量逐渐提高。另外,我们分别构建了由组成型启动子(Ubi)和胚乳特异型启动子(GluAI)驱动的ZmAATP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玉米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回族茶艺是中国传统茶道艺术与回族饮茶习俗的有机结合,因其有九道程序而被称为"九道盖碗茶"。该茶艺在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创设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回族特色。回族茶艺以"盖碗茶"为载体,演绎着浓郁的回族茶文化、回族服饰文化及穆斯林清真文化。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试管苗低成本快繁方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适应脱毒种薯工厂化生产的要求 ,降低成本 ,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快繁方式进行了研究 ,以不影响脱毒苗生长为前提 ,筛选出成本低、生长好的培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①液体培养由于省去了价格昂贵的琼脂 ,培养成本降低了 80 0 3% ,并且试管苗的生长比固体培养要好 ;②在液体培养过程中 ,不加有机成分 ,培养成本降低 2 3 71% ,脱毒试管苗生长正常 ;③液体培养基的用量要少于固体培养基的用量 ,为固体培养基 1/ 2~ 1/ 3,一般以 10ml为宜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黄河三角洲微咸水利用率,节约淡水资源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多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盐度、不同发育时期微咸水灌溉下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全生育期3 g/L和5 g/L盐度的微咸水灌溉均影响水稻产量,其中3 g/L微咸水灌溉主要影响了穗粒数和千粒重,而5 g/L微咸水灌溉影响是多方面的;全生育期3 g/L微咸水灌溉产量降低约10%,而5 g/L微咸水灌溉减产超过40%。在插秧返苗期3 g/L微咸水浇灌会降低成苗率,但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降低盐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相对其他时期,仅在分蘖期进行5 g/L微咸水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孕穗灌浆期用微咸水灌溉严重影响水稻灌浆。因此,在当地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返苗期和分蘖期使用3 g/L的微咸水进行灌溉,但要适当增加该单位面积内苗数,缓解因成苗率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而分蘖期可以适当采用高盐度微咸水灌溉,但不宜超过5 g/L,孕穗灌浆期微咸水盐度应严格控制在3 g/L以下。黄河三角洲地区微咸水资源的利用能够充分节约淡水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玉米ZmCYP72A5基因进行编辑,获得9个基因突变株系,分别命名为L1-L9,进而研究其在玉米生长发育中的功能。研究发现,突变植株平均高度明显降低,但植株节间数没有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突变植株的第9至11节间和节间细胞长度明显缩短,其抽穗时间延迟了2-5 d,叶片持绿时间延长,衰老变慢,但是籽粒鲜重和百粒重并没有降低。这些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玉米生物育种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