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3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基于多维分形的铜陵地区土壤中Pb元素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里格插值法的平滑作用使其无法反应空间分布的奇异性。该文将多维分形地统计学方法应用于铜陵地区土壤中Pb元素的空间分布研究中。通过将克里格插值法与多维分形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地区土壤中Pb元素有较强的空间自相似性,多维分形方法合理地强化了局部区域的估值结果,可以较好的表达土壤元素空间分布的局部奇异性。多维分形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土壤元素空间分布的研究,尤其是矿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选择合肥市不同功能区及不同母质上发育的20个水稻土剖面,分析cd、Hg、Pb、As、Cu和Ni等重金属元素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工业岗(圩)区、农业岗(圩)区水稻土剖面表层土壤Hg、cd元素含量均值有显著差异,cd、Hg、Pb在表层土壤中富集明显,向下迁移能力较差;工业岗(圩)区Cu、Ni元素在表层土壤中略有累积,As、Cu、Ni含量的剖面分布特征在工业岗(圩)区、农业岗(圩)区差异不显著,土壤中TFe2O3含量和地下水位是控制土壤剖面中As、Cu、Ni元素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合肥地区土壤Cu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具有重要危害。基于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数学模型,分别研究了合肥大兴镇地区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Cu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大兴镇地区土壤中Cu元素有污染物可释放总量TRCPCu→污染物有效量CuE+C释放转化的趋势,其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模型为y=0.005 6x3-0.436 1x2+11.28x-90.803,约38%面积的土壤具有爆发Cu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这与大兴镇是合肥的工业重镇有关。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Cu元素还不具有爆发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这与该区以农业和养殖业为主有关。同时,土壤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研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合肥地区土壤中Zn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定量依据,该文在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土壤中Zn元素含量实测数据,分别研究了合肥大兴镇地区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Zn元素的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特征并进行了对比,确定其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大兴镇地区土壤中zn元素有从可释放态向有效态(TRCPzn→ZnE c)释放转化的趋势,其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临界值为70.333 mg/kg,约22.6%面积的土壤具有爆发Zn元素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而义城镇地区土壤中Zn元素还不具有爆发缓变型地球化学灾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